山西曲沃:从三个维度看携农共富
山西曲沃:从三个维度看携农共富
冬去春回,春天的山西曲沃田野,生机勃发。
位于双万亩蔬菜生产基地的北董国亮农资店,调回300余吨尿素、复合肥,保障菜农需求;永利农机合作社投入春耕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植保无人机、拖拉机等18台架;吉许村电灌站,统一水价,昼夜供水,仅用12天时间,整村1300余亩冬小麦全部灌溉了返青水……伴随着春的信息,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已经公开发布,更加提振了农民干农业做农事的信心,又迎来新春的耕耘,人们追着春光赶农时,期待丰收好年景。
作为农业大县的曲沃,“十四五”以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与中央一号文件同行,锚定现代化,改革再深化,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收官之年”有“收官之作”,着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 。
兴农、强农、富农,如何看待曲沃农村经济表现?不妨从三个维度入手观察携农共富。
第一个维度,农田给力
曲沃县启动实施了有史以来投资最多、规模最大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让农田由小变大、由瘦变肥、由散变聚,升级灌溉渠,农田智慧化,把普通农田变成了高产良田,为促进粮食单产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加速发展现代化大农业。
目前,全县耕地面积36.51万亩,基本农田面积34.65万亩,已建成高标准农田28.05万亩,实现总占比83.1%。以乡镇为区域,以行政村为单元,围绕“田、土、水、路、林、电、技、管、智”等9项建设协同实施,做到竣工、验收、审计“三同步”,进度和质量双提升。
按照一年布点示范、两年连点成线、三年点线成面的思路,将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智能控制等信息技术,在农田建设、生产、管护中的示范应用,精心打造5个高标准农田核心示范区,实现作物生长监测、土壤质量监测、水肥一体灌溉、病虫害智能预警等,智慧农业开枝散叶。
与此同时,加快推进“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建设, 汾河曲沃段综合治理、城镇污水处理厂扩容等4个项目全面完工。持续强化汾河水质精细化管控, 区域水环境持续改善,汾河北庄断面水质综合指数5.83,位列沿汾县、市、区省考断面第一。
赵庄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如期完工,村级管网升级改造和智慧水务项目开工建设,特别是农村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完工投运,全县供水规模化率提升到61.6%,远超全省45%的平均水平。
去年,该县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8.3万亩,完成实灌面积24.1万亩,年灌溉水利用系数达0.587,达到了市定目标任务要求。
第二个维度,粮果实力
粮食果蔬的硕果是在田间成就的。曲沃以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为抓手,深入实施“特”“优”战略,粮、果、菜、畜、中药材5大产业齐头并进。特别是紧盯政策、积极争取,促使曲沃成功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立项名单,并以此为引领,谋划实施了总投资20.4亿元的24个农业项目,尤其是在特色产业发展方面,启动建设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老旧大棚改造和东湖羊养殖基地建设等项目,推动产业规模持续壮大。
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延链补链方面,与北供保障合作,启动建设了农副产品深加工及仓储冷链设施项目,并与其签订了为期15年、每年价值10亿元的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合同,进一步打开了优质农副产品外销通道,开启了曲沃农业全面提质增效的“加速度”。
曲沃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去年尽管遭遇60年一遇的大旱之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仍达到47.17万亩,其中小麦25.752万亩,粮食总产1.63亿公斤,平均单产345.35公斤。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453元,增长6.4%,总量位居全市第一。
2024年全县水果总面积4.5万亩,水果产量10.5万吨,水果总产值约6.21亿元。全县水果新品种改良发展300亩,其中樱桃改良200亩、苹果100亩。
蔬菜播种总面积14.1万亩,总产量61.2万吨,总产值14亿元。主要生产品种为温室黄瓜、温室西红柿、温室苦瓜、温室彩椒、露地大蒜、春大葱、洋葱、大白菜、大葱等蔬菜种类。
现有中药材面积3.88万亩,产量1.6万吨,产值1.1亿元。主要种植远志3100亩、丹参2800 亩、黄芩7400 亩、生地6000 亩、桔梗5200 亩、白芍4600 亩、牡丹3800 亩、柴胡3300、其他2200余亩。
第三个维度,品牌活力
以品牌农业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晋之源” 区域公用品牌建设项目,重点围绕辣椒、黄瓜、东湖羊主导产品,制定品牌打造计划,借助北供保障平台,全力拓展对外销路,提高社会知名度。用好乡村 e 镇、电商直播等平台,主动参加具有影响力的农产品推介会、展销会,积极构建“线上+线下” 品牌营销矩阵。切实通过做强产业链、畅通供应链、实现价值链的整体提升。
加快功能性食品5G数字工厂项目建设,新培育2家预制菜龙头企业,逐步建立市场竞争力突出、上下游紧密衔接的预制菜产业体系。功能性食品5G数字工厂特色面和饼干生产线设备已到位并调试完毕,已提交食品生产许可证批号申请,并获得SC认证批号。投资555万元建设一条预制菜生产线,并进行线上线下营销推广。
对全县设施蔬菜园区内的118栋蔬菜大棚,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覆盖面积 15万余平方米。为实施项目的设施蔬菜大棚,安装温湿度物联网监测设备、视频采集设备,并对大棚通风、卷帘、轨道运输等设施,进行智慧化升级改造。研发智慧设施农业物联网服务平台,对设备进行一体化远程控制和数据收集、分析、展示。
北董露地蔬菜标准园项目已完成建设,标准园占地面积500亩。标准园的创建是国家大力推动蔬菜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举措,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对于推进蔬菜生产标准化、产业化水平,提升了蔬菜质量安全和市场竞争力。
杨谈乡设施蔬菜标准园88.9亩,探索实施东西垄向栽培,通过该项目实施,提高蔬菜产业机械化、数字化水平,促进蔬菜生产向绿色化、标准化、集约化、产业化的转变。 (王建先)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