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自身健康管理 推进健康临汾建设
做好自身健康管理 推进健康临汾建设
在当今快节奏的时代,健康已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健康不仅关乎个人的生活质量,更是社会发展的基石。临汾,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正积极响应国家健康中国战略,致力于推进健康临汾建设。这不仅需要政府的统筹规划,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尤其是每个人都要树立起“自己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共同构建全方位的健康生态。
一、个人:健康生活的践行者
(一)践行健康生活方式
合理膳食是健康生活的基石。《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和《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饮食指导。在临汾,我们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如苹果、杂粮等,这些都是健康饮食的优质选择。通过合理搭配,既能满足身体的营养需求,又能预防肥胖等慢性疾病。
科学运动同样重要。每天步行6000步或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提升精神状态。汾河公园、城市口袋公园以及社区健身设施,都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运动环境。无论是晨跑、夜跑,还是简单的散步、健身操,都能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健康与活力的平衡。
戒烟限酒也是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烟草和过量饮酒对健康的危害早已被广泛证实。通过社区宣传和健康讲座,普及烟草危害知识,设立无烟示范单位,可以有效降低吸烟率,营造健康的生活环境。
(二)重视心理健康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心理压力无处不在。学会压力管理技巧,定期参加健康咨询服务,是保持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如今,线上平台如健康中国、健康山西、健康临汾等官网,提供了丰富的心理自测工具和咨询服务,方便人们随时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及时寻求帮助。
(三)疾病预防与监测
定期体检是预防疾病的关键。对于40岁以上的人群,每年进行一次慢性病筛查尤为重要。关注血压、血糖等关键指标,建立家庭健康档案,能够让我们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二、社会:健康环境的构建者
(一)完善公共卫生服务
基层医疗的强化是健康临汾建设的重要一环。提升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慢病管理能力,配备便携式检测设备,开展慢病普查及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慢性病的诊断率和治疗率。同时,针对老年人开展免费体检,为青少年增设脊柱健康筛查和近视防控项目,体现了对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关怀。
(二)打造健康生活环境
环境治理是健康生活的保障。严控工业污染,加强空气质量监测,推进垃圾分类和饮用水源保护,能够为我们创造一个更加清洁、健康的生活环境。在社区增建健身步道、篮球场,推广“15分钟健身圈”,让居民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轻松参与体育锻炼。同时,在医院周边花园、街道新增健康宣教内容,如市人民医院西门外的平水街,让人民群众在休闲中接受健康教育。
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广泛开展健康家庭创建评比活动,能够激发家庭成员的积极性,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
(三)健康教育与宣传
利用电视、报纸及新媒体平台,如抖音、微信公众号等,广泛传播健康知识,是提高全民健康意识的有效途径。组织各级医院开展“健康大讲堂走基层”“健康临汾大讲堂”、专家直播、义诊等活动,能够为人民群众宣传科学正确的健康管理知识。同时,加强对自媒体“打着健康科普幌子进行的传销、保健食品不实宣传”的整治,确保人民群众不上当受骗。
在学校开设健康课程,从孩子抓起,培养儿童健康生活习惯,如正确洗手、用眼卫生等,能够为健康临汾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政府:健康临汾的引领者
(一)顶层设计与政策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健康中国建设,多次强调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人民健康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进一步完善《健康临汾2030行动纲要》,明确健康城市建设目标,将健康指标纳入政府考核体系,能够为健康临汾建设提供明确的方向和动力。
加大医保覆盖范围,将慢病用药、心理健康服务纳入报销目录,能够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企事业单位及有条件的社区开展广播操、八段锦、太极拳等健身活动,从幼儿园到大学规范开展体育课并把体能考核纳入学生总体考核,能够培养全民的健身意识和健康习惯。
(二)资源整合与跨部门协作
加强健康临汾建设领导小组建设,统筹卫健、教育、环保等部门资源,形成联动机制,能够充分发挥市卫健委统一领导协调下的各级医疗机构的健康管理主力军作用,特别是要发挥好市人民医院等三甲医院在健康管理中的引领示范作用。政府要将健康管理纳入各级医疗、疾控部门的综合考核目标,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鼓励企业参与健康促进,对建设健康食堂、提供员工健身福利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能够激发企业的积极性,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健康临汾建设的良好氛围。
(三)推动健康产业发展
发展中医药产业,依托临汾中药材种植基地,如连翘、黄芩等,建设中医康养小镇,能够充分发挥临汾的资源优势,推动健康产业的发展。培育健康旅游,开发霍山自然康养线路、温泉疗愈项目,吸引周边省市游客,能够为临汾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能提升临汾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数字化健康管理
建立市级健康大数据平台,实现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互联互通,推行“互联网+家庭医生”服务,能够提高健康管理的效率和精准度。推广质量可靠、性价比好的智能穿戴设备,对高风险人群,如高血压患者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四、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一)应对公共卫生事件能力
完善应急医疗物资储备体系,定期开展传染病防控演练,如模拟流感大流行场景,能够提高我们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健康文化培育
举办“健康临汾”主题系列活动,如全民健身日万人健步走、社区健康技能大赛等,能够激发全民参与健康活动的热情,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氛围。评选“健康家庭”“健康社区”示范典型,通过榜样带动全民参与,能够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推动健康临汾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充分发挥好在市人民医院挂牌成立的“临汾市体重管理中心”及筹备中的“临汾市体能检测中心”的作用,能够为市民提供更加专业、系统的健康服务,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三)科技赋能健康
引进DeepSeek、豆包等AI辅助诊断系统到基层医疗机构,提升诊疗效率;探索远程医疗解决农村就医难题,能够充分发挥科技的力量,提高医疗服务的覆盖面和质量,让更多的群众受益。
健康临汾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个人的主动作为、社会的积极支持和政府的精准发力。通过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激发全民参与热情,我们相信,临汾一定能够成为山西省乃至全国的健康城市典范,实现“人人享有健康,全民共享福祉”的美好目标。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为健康临汾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共同创造一个更加健康、美好的未来。(作者为市党建研究会市人民医院分会会长、临汾市人民医院原党委副书记 许红星)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