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隰县:党员沉一线 服务暖民心
山西隰县:党员沉一线 服务暖民心
“去年我家的梨果马上要熟了,却遭受了严重雹灾,好几亩的梨果烂了一地,可愁坏我了,多亏了咱们党员志愿者们倾力帮忙,把我家的损失降到了最低,党员多会都是咱老百姓的主心骨呀。”胡师傅是隰县阳头升乡千通村的果农,他的果园在2024年9月受了雹灾,提起党员志愿者连连称赞。
去年以来,隰县县委组织部坚持党建引领,以“四双机制”为抓手,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红动隰州”为纽带,推动党员下沉一线察民情、听民声、解民忧,在真情服务中发挥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赢得了群众称赞。
(一)以“四双机制”为抓手,赋能小区治理。紧扣“双报到双服务双包联双评价”机制,依托“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县域62个单位、2019名在职党员到6个社区89个小区(片区)报到开展“四双”工作。报到单位指导小区(片区)全部成立了“功能性”党支部,把报到党员、社区工作者、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的党员负责同志吸收进支委会,指导业主委员会发挥职能作用,规范物业服务工作。结合小区需求,报到单位与社区商定56个需求清单、48个资源清单、16个项目清单,推行“一听三议三公开”小区议事工作法,让小区事务由小区居民自己议、自己定、自己干;结合每月听证会、主题党日活动,召开小区“两委”会议,采取会议协商、上门走访、线上说事、诉求信箱等形式和支委会提议、两委会商议、业主会决议的方式讨论实施,充分引导小区居民参事、议事、决策。通过每月15日定期公开、阶段性工作及时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群众关注的事项点题公开方式,确保小区所有事项规范运作、全程透明,先后解决了小区居民急难愁盼问题300余件,极大提升了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
(二)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真情为民服务。探索党建引领“协商议事+群众自治+上门服务”的“三位一体”治理模式。坚持干部下访听民声,社区党支部组织社区党员、居民党员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通过“拉家常”方式,入户宣传党的各项政策110余次,惠及辖区居民1200余人;推动社区党员每月下基层参加“圆桌会”,先后收集邻里纠纷、小区发展建议、社会治理意见等80余条,现场答疑解惑110余件次。坚持邻里说事解民忧,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小区党群服务站作为枢纽,由小区党支部牵头,运用“一听三议三公开”工作法,设立矛盾调解室,以公开透明、民主开放形式吸引小区居民主动畅所欲言、参与说事,成功化解各类矛盾50余件。坚持上门服务暖民心,聚焦“一老一小”和困难群众,社区党员结对包联空巢独居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弱势,提供法律宣传、政策咨询、答疑解惑等“敲门服务”80余人次,解决办理群众关心的维修水管、帮办代办等“关键小事”50余件,让居民群众真切感受到党的关怀、家的温暖。
(三)以“红动隰州”为纽带,赋能县域发展。围绕梨果示范县、生态康养地、区域中心城“三大目标”建设,扎实开展“红动隰州”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在梨果遭受多年罕见雹灾之时,积极对接乡镇、村委,组成20余支、500余人的党员志愿服务队,深入受灾地区开展减灾抢收志愿服务活动,最大限度减少果农损失。在小西天景区爆火出圈的工作实践中,全县党员干部依托“党旗领航·文旅扬帆”党建品牌,以党委为单位,深入“小西天”景区开展志愿服务。国庆期间,组织各乡镇、各单位轮班值守,招募200余名党员志愿者,为游客提供了更加完善、安全的景区保障;62个机关事业单位党支部、2000余名党员深入30个包联小区(片区)开展志愿服务,重点做好环境卫生整治、倡导低碳出行、为游客提供主动服务。春节期间,面对景区持续暴涨的游客,22个党委900余名党员放弃休假、轮岗值守,在游客咨询、问路、乘车、购物、游览等过程中提供帮助、热情推介,全面彰显了“文明有礼、厚道迎客”的隰县形象,让党旗在文旅服务保障一线高高飘扬。(刘磊)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