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农商银行:从“废旧资产”里抠出“真效益”

山西新闻网>>地市频道>>临汾频道>>本网关注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在利率市场化改革浪潮汹涌、同业竞争激烈的双重挑战下,洪洞农商银行积极响应省农商行党委“三期”战略规划以及临汾管理中心党委“1376”路径指引,秉持“过紧日子”的理念,运用“算经济账”的智慧,深入挖掘老旧闲置资产潜力,成功实现低效资产效益最大化,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精准把脉,锁定低效资产症结。洪洞农商银行总行的旧锅炉及相关配套设施等资产,购置时间跨度为1998年至2018年,平均服役年限超15年。这些资产早已不符合环保要求,无法正常使用而长期闲置,其内部零部件磨损严重,不仅不能正常运转,维修成本高,还潜藏较大安全隐患,同时占用了大量宝贵的办公空间。面对这一困境,洪洞农商银行党委敏锐察觉,深刻认识到对这些老旧设备进行有效处置刻不容缓,只有精准识别问题,才能为后续高效处理奠定坚实基础。

创新举措,实现资产价值跃升。为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优化资源配置并降低运营风险,洪洞农商银行党委迅速成立低效资产处置专班。首先委托专业第三方对旧锅炉及配套设施进行全面评估,精确测算残值,回收价值为64046元。为进一步提升资产效益,该行创新采用“线上报名+线下竞价”模式,在网络刊登拍卖公告,并借助电视台等媒体飘字播报,进行广泛宣传,吸引了来自本地以及河南、山东等地的废旧物品回收公司积极参与。最终,线下公开拍卖交易金额达218000元,残值收益相比回收价值翻了近4倍,成功实现老旧设备处置效益大幅提升,让这些看似无用的“废品”重焕价值。

变废为宝,释放资产多元效能。洪洞农商银行将部分拍卖资金投入原锅炉房场所的升级改造。在不改变原貌的基础上,进行双层隔断,购置档案密集柜。一层用于营业部档案存放,大约可存放20万册;二层用于信贷、财务、人事、资金、风险等5个部门日常档案存放。此次场所改造虽花费10万元,但将500平方米的闲置空间成功转化为多功能办公区。这不仅有效解决了总行机关办公用房紧张问题,也解决了营业部和机关部门档案无处存放的难题。改造后,相关部门的档案存储容量提升300%,消防设施达标率达100%,部门协同效率提高40%,年节约租赁成本约15万元,真正实现办公资源优化配置,让闲置空间发挥巨大作用。

升级改造,小投入撬动大收益。为使拍卖收益发挥显著后续效益,洪洞农商银行将另一部分资金用于总行机关供水系统改造。机关大楼原先采用水泵抽水,24小时不间断运行,每年仅电费支出就高达30余万元,且蓄水、用水存在渗水、漏水等问题,既浪费水资源又有安全隐患。实施无塔供水系统改造后,先将水抽至蓄水罐,通过智能变频实现压力供水。只有当压力低于设定目标时,设备电机才工作,抽满蓄水池只需3个小时。改造后年节省水电费20余万元,设备故障率下降90%,安全隐患消除率达100%,达到节能降耗和安全保障的双重目标,以小成本实现大效益提升。

降本增效是一场永无止境的征程。洪洞农商银行将继续深化精细化管理,构建“精准识别-创新处置-循环利用”的全链条管理体系,实现从“被动处置”到“主动增值”的转变,让每一份资源都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新动能。(李艳萍)

(责编:阴豪、郝亚红)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