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西县对竹镇从大棚到屏幕 电商映红百姓增收路
汾西县对竹镇从大棚到屏幕 电商映红百姓增收路
红彤彤的西红柿挂满藤蔓,直播间里热情互动不停。这几天,在对竹镇对竹村的西红柿大棚里,一场场接地气的助农直播正火热进行,手机镜头架在田埂边,把新鲜采摘的西红柿推向更广阔的市场。这些田间地头的“红果果”,借着直播的东风成了村民增收的“金元宝”,也让对竹村走出了一条“直播带货+加工销售”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选调生 李颖:“直播间的哥哥姐姐们大家好!我是对竹镇对竹村的选调生李颖,今天带大家看看我们村大棚里的‘宝贝’——这熟透的西红柿,汁水特别足,我替大家尝一口,酸甜可口!”
镜头前,选调生李颖的热情推介,让大棚里的西红柿成了“网红产品”。而在村头的加工厂里,另一番忙碌景象同样火热:村民们正将新鲜西红柿清洗、分拣、熬制,浓郁的酱香在空气中弥漫——这里,正是村里为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而建的西红柿酱加工点。新鲜果实通过直播直供消费者,富余的则送到加工厂深加工,“一果双销”让每一颗西红柿都实现了价值最大化。
选调生 李颖:“做电商直播的初衷其实就是为了能够通过新媒体这个渠道,开拓更多的销售路径,让我们村的老百姓能够通过这个渠道挣到一些钱。”
村民 郭五云 :“今年的西红柿丰收了,长得特别好,我这个西红柿也不愁销路,我自己有加工厂,采摘了就送到我的加工厂,还有电商帮助销售。”
直播带货的东风,不仅让新鲜西红柿找到了“快车道”,也让加工厂的西红柿酱成了热销品。线上订单源源不断,从田间到车间,再到消费者手中,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让村民们的收入有了实实在在的提升。
选调生 李颖:“通过这个电商直播,我们也收到了很多的联系,收到了很多的订单,这让我觉得非常幸福,非常有成就感。今后我们村还会继续走电商这个路子,让更多的农民富起来。”
对竹镇对竹村党支部书记 原文良:“我们今年新建了23座春秋棚,全部规模化种植西红柿,还推行‘四统一’模式——统一建棚、统一购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
从种植环节的标准化管控,到销售环节的多渠道拓展,对竹村为农户全程保驾护航。标准化种植保证了西红柿的品质,而“直播带货+加工销售”的双路径,彻底解决了“种得好却卖不好”的难题,让对竹村的西红柿产业既有规模、有品质,更有销路、有效益。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