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沃农商银行:换位思考解心结温情清收显担当
曲沃农商银行:换位思考解心结温情清收显担当
不良贷款清收处置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曲沃农商银行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全员参与、精准施策、久久为功”的工作思路,全员闻令而动、主动作为,以“啃硬骨头”的决心和“钉钉子”的韧劲,全力攻坚不良贷款清收“硬骨头”。近日,从清收一线传来振奋人心的捷报——成功清收一笔拖欠11年的不良贷款,不仅为全行清收工作注入强劲动力,更以“温情清收”的实践,生动诠释了“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一笔“陈年旧账”的攻坚之路。时间回溯至2014年,曲沃县某镇村民刘某某因发展货运生意,向曲沃农商银行申请贷款10万元。然而,受市场波动及经营管理不善等因素影响,货运生意持续亏损,贷款到期后未能按时偿还,逐渐形成不良。此后多年,刘某某转行经营装修及灯具生意,凭借踏实肯干的劲头,生意逐渐有了起色,家境也日渐宽裕,但对于这笔“陈年旧账”,却始终以“资金周转紧张”“生意刚起步”等理由推脱,清收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专项行动启动后,曲沃农商银行将这笔贷款列为重点清收对象,成立专项清收小组。“不能简单把贷户当成‘对立面’,要先摸清情况、找准症结。”清收组组长在首次碰头会上明确工作思路,组员们通过多次走访刘某某的门店、向周边商户了解情况、查询其经营流水等方式,逐渐掌握了关键信息:刘某某的灯具店客源稳定,近期刚接下几个装修大单,资金回笼状况良好;更重要的是,他的两个孩子一个上了重点大学,一个即将参加明年的中考,一家人对孩子的学业寄予厚望,格外重视家庭声誉。
一次“换位思考”的暖心沟通。掌握这些信息后,清收组决定改变以往“催债式”的沟通方式,以“拉家常”“算明白账”的形式,与刘某某进行一次深度谈心。
在一个午后,清收组工作人员再次来到刘某某的灯具店。没有开门见山的催款,而是先聊起了店铺的经营:“刘大哥,您这灯具样式新颖,最近看您店里客人不少,生意越做越好了啊!”一句真诚的夸赞,让原本有些抵触的刘某某脸上露出了笑容,气氛也随之缓和。
随后,工作人员话锋一转,自然地聊到了家庭:“听说您家孩子学习特别好,马上要高考、中考了?这可是家里的大事,孩子出息了,全家都跟着光荣。”提到孩子,刘某某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言语间满是骄傲与期待。
看准时机,工作人员顺势说道:“刘大哥,我们今天来,不光是为了贷款的事,更是真心为您和家人着想。您想想,现在征信多重要啊,一旦失信,孩子将来考学、参军、找工作都可能受影响。您辛辛苦苦打拼,不就是为了给孩子创造好条件吗?要是因为这笔贷款影响了孩子的前途,那可真是因小失大,将来后悔都来不及啊!”
这番话没有生硬的说教,却像一股暖流直抵人心。工作人员接着帮他算清“三本账”:一是“诚信账”,失信寸步难行,守信才能赢得更多生意伙伴的信任;二是“经济账”,贷款逾期多年产生的罚息不断累积,早还款就能少支出;三是“家庭账”,良好的信用记录是给孩子最好的榜样,也是家庭幸福的隐形保障。
一份“主动履约”的诚信答卷。“你们说得对,这些年我心里也一直惦记着这笔钱,就是抹不开面子,总想着再等等……”刘某某的眼神从犹豫转为坚定,他深受触动地说,“孩子的前途比啥都重要,我不能因为自己的一时糊涂,让他们抬不起头。”
当天下午,刘某某就从店铺的进货款中拿出1.5万余元,主动交到清收组手中,作为第一笔还款。“剩下的钱我一定尽快还上,你们放心!”他郑重承诺。
“清收不良贷款,既要坚守原则底线,也要讲究方式方法。”曲沃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成功清收正是全行“温情清收”理念的生动体现。下一步,曲沃农商银行将继续总结推广此类经验,在依法依规清收的基础上,更多地站在客户角度思考问题,用真诚化解矛盾、用服务赢得理解,让“诚信有价、守信受益”的理念深入人心,为营造良好金融生态、助力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农商力量。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