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益铭:背包里的“农信温度”

——蒲县农商银行客户经理五载“背包长征”服务百姓的故事

山西新闻网>>地市频道>>临汾频道>>本网关注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在山西蒲县蜿蜒的山路上,在熙攘的城镇街巷间,总能看到一个步履坚定的身影——蒲县农商银行信贷经理刘益铭。2020年加入农信大家庭以来,他的足迹已深深印刻在太林、乔家湾、黑龙关、蒲城支行及营业部五个不同的战场。五载春秋,从初出茅庐到独当一面,刘益铭用双肩上的“背包”,丈量着服务的广度,沉淀着农信的温度,更传承着那永不褪色的“背包精神”——以脚步贴近大地,用真心浇灌信任,凭专业破解难题。他的背包里,装的不仅是合同与凭证,更是沉甸甸的责任、滚烫的信任,以及点亮一方乡土发展的点点星光。

背包丈量乡土,脚步叩响初心之门

2020年,怀揣着金融助力乡村的朴素理想,刘益铭来到了蒲县农商行太林支行,第一次将“背包精神”背上了肩头。太林地广人稀,山路崎岖,这“背包”首先意味着“走出去”的勇气与坚韧。他深知,坐在办公室里等不来客户,更等不来信任。于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成了他工作的常态。乔家湾支行的经历更是将这种“用脚步丈量民情”的实践推向深入。他利用班后及休息时间,制定详细的走访计划,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小微企业车间。“第一次独立走访太林偏远村,暴雨突至,泥泞的山路几乎吞噬了鞋子,背包里的资料却被护得严严实实。当浑身湿透的我敲开农户家门,大爷惊讶的眼神瞬间化为理解的笑容:‘娃,快进来!农信社的人,还是老样子,风雨无阻啊!’”这份源自老百姓的朴素认同,成为他背包里收获的第一份珍贵财富。

背包承载信任,巧解融资之困

2021年转战黑龙关支行,刘益铭面对的是一片充满活力的民营经济土壤,也遭遇了更复杂的融资难题。许多当地特色产业链上的小微企业、个体商户,或因缺乏规范账目,融资之路步履维艰。此刻,他的“背包”化身为“专业化与温度并存”的解决方案工具箱。在深入走访中,他敏锐捕捉到当地特色产业链——小杂粮加工与运输的潜力与困境。一家以收购、加工本地优质小米、绿豆为主的小微企业主老陈,因收购旺季急需周转资金,却苦于无合适抵押物。刘益铭没有简单拒绝,而是背起背包,花了近三个月时间,扎进老陈的收购点、加工车间,甚至跟着运输车了解下游销售情况。他详细记录每日收购量、加工损耗、销售周期及回款情况,摸清了真实的经营脉络和现金流规律。基于扎实的“背包调查”,他跳出传统抵押思维,为老陈量身定制了“产业链订单融资+存货浮动抵押”的组合方案,并积极协调,成功发放了一笔信用贷款,解了燃眉之急。这笔贷款不仅盘活了企业,更稳定了上游众多种植户的销路。老陈紧握他的手:“刘经理,你这背包里背来的不只是钱,是我们这些小户的活路啊!”

背包焕发新动能,服务永不止步

2023年,刘益铭调任总行营业部,工作场景转向更为复杂的城区市场。有人觉得,“背包精神”在城区或许不再重要。但他深知,环境在变,服务对象的需求在变,“背包精神”的内核永不过时,只是需要“新打法”。面对社区金融需求,他推动“金融服务网格化”,将客户经理“包片入网”。他自己主动认领了情况最复杂的片区,带领团队利用晚上和周末,深入社区、商圈、专业市场,举办“商户沙龙”,宣讲政策、普及知识、现场答疑。在营业部,面对对公客户更高层次、更专业的金融需求,他深感“背包”需要装入更前沿的知识。他利用一切碎片化时间钻研供应链金融、贸易融资、财务顾问等业务,积极考取专业资质。当了解到本地一家重点商贸企业因扩张面临复杂的流动资金管理与支付结算难题时,他不再是简单提供贷款,而是为企业量身定制了一套涵盖流动资金贷款、票据池、智能财资管理的综合服务方案,大大提升了企业资金效率,赢得了客户的高度赞誉:“刘经理的解决方案,专业、精准,帮我们省心省力更省钱!”

即使在科技赋能的今天,他仍坚持对特殊群体的“背包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办理社保卡激活,为忙于生意的个体工商户上门核实、签约……这些细微处的坚持,让便捷的金融服务始终带着“农信温度”。一位通过上门服务解决养老取款难题的王大娘动情地说:“手机再方便,也不如你们背个包到家里来,这份心,暖!”

背包精神传承者的荣光与担当

近五年的“背包长征”,刘益铭的足迹遍布蒲县的山川村镇、街巷楼宇,累计行程难以计数。这沉甸甸的背包,换来的是同样沉甸甸的信任与成果:经手发放贷款累计超320笔,金额逾5000万元,服务个人客户200余户、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80余家,所管理的贷款保持了优良的质量。更可贵的是,他成功帮助20家小微企业渡过难关、实现发展,为特色产业引入了金融活水。他个人也因突出的业绩和扎实的作风,多次获得蒲县农商行“先进个人”、“服务标兵”、“优秀客户经理”等荣誉称号。荣誉背后,正是他对“背包精神”新时代内涵的深刻践行:“走”是根基:从太林的山路到城区的商圈,从田间地头到企业车间,“走出去”始终是他获取一手信息、建立深度信任的不二法门。“实”是灵魂:无论是为黑龙关农户设计的产业链融资方案,还是为城区企业定制的综合服务包,都建立在扎实调研、求真务实的基础上,杜绝“拍脑袋”。“情”是底色:对乡土的热爱,对客户的真诚,对事业的敬畏,始终是驱动他不断前行的核心力量。他常说:“背包的重量,一头是农商行的嘱托,另一头是老百姓的期盼,这分量,得时刻掂量清楚。”

背起行囊,星光长明。从太林的泥泞山路到蒲城繁华的街道,从农户期盼的眼神到企业信任的托付,刘益铭的背包,始终装着山西农信最珍贵的传家宝。这背包,是丈量服务距离的尺,是破解融资难题的钥匙,更是连接农信与万千客户心灵的桥。五载光阴,变的是服务的地点与对象,不变的是那融入血脉的“想客户所想、急客户所急”的赤诚。

未来,刘益铭将继续背起他的行囊,行走在蒲县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他坚信,每一次俯身倾听,每一次真诚解难,每一次专业服务,都是在擦亮“背包精神”这块金字招牌,都是在为蒲县农商银行的高质量发展、为蒲县大地的繁荣振兴,增添一份坚实而温暖的力量。他的背包里,星光不灭,征途不止。那点点星光,终将汇聚成照亮乡村振兴前路的璀璨星河。 

(责编:阴豪、林晓庆)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