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室里的那盏长明灯——记临汾市尧都区眼科医院“光明使者”郭春燕的十年守护

山西新闻网>>地市频道>>临汾频道>>本网关注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光明使者,济世良医”——一幅饱含深情的题字,静静悬挂在临汾市尧都区眼科医院郭春燕医生的诊室中。这朴素的八个字,出自一位多年深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困扰、最终在她的医治下重见清晰世界的患者之手。它既承载着病人无尽的感激,也道出了众多被郭春燕从视力丧失边缘挽救回来的患者共同的心声。

清晨7点25分,住院部的灯光已准时映亮郭春燕的白大褂。“郭大夫,您又提前到了!”护士的问候中带着由衷的钦佩。“早到一刻,就能多查一位病人。”十年如一日,她坚持这套“早到”流程:逐一查看住院患者,尤其关注即将手术的病人,认真检查眼压、排查眼部炎症,绝不放过任何可能影响手术的细节。7点50分,她准时与护士进行交接,清晰交代每位患者的病情与护理重点,随后伏案完善病历。患者入院后,她总是第一时间沟通手术方案,让他们吃下“定心丸”。即便是从傍晚6点持续到次日清早的夜班,她依然毫无怨言,始终以饱满的精神应对各类急诊情况。

这份严谨与担当,在深夜的急诊室里更显珍贵。某日凌晨一点,患者王奶奶因右眼剧痛前来就诊。“医生,我这眼睛是不是要瞎了?”老人因疼痛蜷缩在诊椅上,手指几乎掐进郭春燕的胳膊。裂隙灯检查显示,其右眼角膜已呈雾状浑浊,眼压突破60mmHg的警戒线——急性青光眼发作!此时,老人的视力仅存手动感知。更棘手的是,这已是近两个月内,王奶奶第三次因同一疾病深夜急诊。前两次,她都因恐惧手术,在药物暂时控制眼压后执意出院,导致病情不断反复和加重。

“您别怕,我们一起来努力,一定能守住视力!”郭春燕紧紧握住老人冰凉的手,语气沉稳而坚定。她深知,青光眼急性发作时,视神经正以分钟为单位受损,一刻都不能延误。她一边安排护士准备对症药物静脉滴注紧急降压,一边俯身贴近老人耳边,温和地说道:“您看,上次出院后病情又反复了,这次我们彻底把问题解决,好不好?”凌晨三点的灯光下,老人浑浊的眼中泛起泪光:“郭大夫,我听您的。”

术后,当王奶奶终于重见清晰世界,紧握郭春燕的手喜极而泣的那一刻,她更加确信:这盏希望之灯,正是以仁心与医术共同点燃。

在日常诊疗中,郭春燕始终将“严谨”与“温度”贯穿每一个环节。无论是门诊还是住院患者,只要挂的是她的号,她都细致完成每一项检查。即便面对情绪焦虑、配合度不高的患者,她也总是耐心解释病情与检查的必要性,以专业和温和化解患者的顾虑。对于经济困难的患者,她常常自掏腰包予以补助;遇到超出本院诊疗能力的复杂病例,她也会主动帮助梳理病情,推荐更合适的医院和医生,为患者争取宝贵时间、提供明确方向。

“患者来了,我们不仅是大夫,还应该是他们的朋友。”这是郭春燕常说的话。十余年来,她以仁心守护患者,以专业对抗疾病,为无数白内障及青光眼患者筑起“光明的防线”。作为临汾市尧都区眼科医院的优秀医师,郭春燕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的深刻内涵,也让光明的种子,在越来越多患者的心里生根、发芽。(张萌)

---

(责编:阴豪、郝亚红)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