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宁农商银行:以财务精细化管理赋能业务高质量发展

山西新闻网>>地市频道>>临汾频道>>金融税务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乡宁农商银行以开展“基础管理提升年”为契机,以财务管理为切入点,聚焦资金头寸管理、实物资产管理、负债成本管理、资本管理、费用管理等核心领域,以精准核算倒逼业务转型,推动管理模式从“粗放式”向“精细化”、从“事后核算型”向“经营核算型”转变,通过全方位核算、全流程管控、全要素优化,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动态管控资金头寸,让每一分钱“活起来”

头寸预测是银行资金运营的前提和依据,为适应复杂多变的金融环境,进一步加强资金运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收益水平。乡宁农商银行严格把控头寸管理,针对资金闲置问题,建立“日盘点、实时调、月预测”管理机制,将资金头寸管理“管在当下、算在事前”。每日日初盘点资金头寸,日中实时监测清算户余额,及时调剂余缺;日终梳理资金流情况,同步核查大小额支付系统款项,减少因匡算失误导致的闲置,实时掌握资金头寸情况,科学调拨头寸余缺,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通过“日清日结、动态调剂”,资金使用率显著提升,闲置成本有效压降。前七个月有效利用资金2.1亿元,预计增加投资收益160余万元。

闭环管控实物资产,让每一项资产“用到位”

实物资产是经营的重要工具和载体,该行坚持“摸清家底、盘活存量、压实责任”,构建“盘点-处置-优化”全流程资产管理体系,让每一项资产“用到位”。

固定资产精益管理。制定涵盖5大类32项指标的标准化清查模板,由计划财务部牵头,6个资产管理部室协同组建清查小组,开展“地毯式”“扫楼式”盘点,逐笔登记资产名称、购置时间、使用状态及责任人,确保“资产清、权属明、责任实”。采取“线上系统筛查+线下实地核查”双线作战模式,确保资产账帐、账实相符;创新“内部调剂、市场化配置、盘活兜底”三级处置策略,构建闲置资产共享机制,盘活低效资产229处。

抵债资产高效处置。针对租赁抵债资产,实施转为网点自用策略,评估网点地理位置与业务需求,进行必要改造后直接投入使用,节省租金成本的同时,增强自有网点覆盖能力,实现资产价值最大化利用,高效处置抵债资产495.83万元。

一般资产卡片管理。一是动态处置去冗余。对闲置资产“先评估、再报批、后处置”,集中报损29项固定资产及930项低值易耗品,实现残值收入。跨网点调剂城区闲置的20台打印机至乡镇网点,有效解决了基层设备缺口;二是卡片管理明责任。运用条形码标签实现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推行“一物一码一卡”管理,注明使用人、维护周期及责任人,资产损坏率同比下降40%,维修成本大幅减少,资产使用效率显著提升。

精准管理负债结构,让负债成本“降下来”

负债业务是银行赖以生存的主营业务,是贷款资金的主要来源。该行多措并举加强负债结构管控,一方面,以利率为导向优化存款结构,打好“动态调价+结构优化”组合拳。加强市场调研,保持对同业利率情况的敏锐度,合理确定活期存款、整存整取、协定存款等不同产品利率定价,按月分析存款结构及付息率。对高付息产品及时调价,结合央行降息情况,先后12次调整存款利率,压降高成本存款,低成本存款占比提升至68%。另一方面,FTP利润穿透考核。构建FTP模拟利润考核体系,建立“按月监测考核、按季督导通报”的闭环机制,将经营绩效与网点费用配置、薪酬激励体系深度绑定,刚性兑现考核结果,驱动业务管控,存款付息率1.69%,较同期下降14个BP。

精打细算成本费用,让每一分钱“花得值”

经营成本控制是降本增效中最容易管控的一环,该行树牢“过紧日子”思想,将成本管控嵌入经营全链条。一是费用管控抓细节。严格执行“非必要不购置、无预算不开支、有预算不超支”原则,重点管控水电等消耗性支出。二是成本核算向前移。运用FTP(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实行总行与网点资金有偿使用,将FTP利润与支行绩效、费用挂钩,引导网点算好“收入、支出、效益”三本账。三是运营精细化管控。制定网点费用考核办法,从费用压降、结构优化、头寸管理、日常管理四个维度进行管理考核,严格预算管控,网点管理费用节约率63%,网点运营成本下降12%。

内外兼修自有资本,让资本实力“强起来”

为了防范风险,发挥资本的积极作用,该行聚焦资本充足率达标,采取“优化结构+内部积累”双向发力,通过有效的资金运作确保银行的稳健运行。一方面,严控信贷风险,清收处置不良贷款,降低高风险资产比重,优化资产结构;另一方面,增收节支提升盈利能力,科学确定红利,增加内部资本积累,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9.06%、资本充足率20.18%,风险抵御能力进一步增强。(闫春萍)  

(责编:阴豪、林晓庆)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