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专班 建立台账 积极推动
我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成效显著
成立专班 建立台账 积极推动
我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成效显著
日前,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自《2025年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发布以来,市县两级围绕六大重点任务,成立专班、传达部署,建立清单台账、每周调度推动,取得良好成效。上半年,全市社零总额完成457亿元,增长6.8%;其中限上零售额完成125.7亿元,增长11.8%,均在全省排名第四。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今年以来,全市组织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600余场,提供就业岗位数18万余个。已募集公务员、选调生等7539个政策性岗位。截至目前,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7576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0442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168人。上半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79元,同比增长6.0%。
商品消费更新升级。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汽车、家电、家装、3C数码产品、电动自行车五大领域共拉动消费28.75亿元,发生补贴资金4.69亿元,惠及消费者37万单。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通讯器材类、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类分别增长41.3%、21.4%、50.8%、167.9%,成为推动我市消费增长的主动力。组织开展汽车展销会、家居博览会、鸿蒙智行新能源汽车补贴等促消费活动,引导房企开展形式多样的商品房促销活动。
消费场景持续创新。一是发展商圈经济,王府井·尚城已正式开业运营;生龙二期已封顶,招商工作已完成,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将于11月底开业;恒安万达广场已全面开工建设。二是健全县域商业体系,我市共有8个县(市、区)获批省级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示范县(市、区),其中尧都、洪洞、霍州、古县、大宁5个试点县(市、区)已建成,曲沃、翼城、永和3个试点县正在加紧县级物流配送中心、乡镇商贸中心等项目建设。三是建设便民生活圈,推动8个省级星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补齐业态短板,发展连锁品牌便利店、餐饮店、标准化农贸市场、生鲜超市、社区书店、健身房、亲子活动中心等,提升便民服务水平。开展家政行业示范站进社区活动,确定了18个进社区首批服务示范站、2个进乡村示范点,推动家政企业入社区开展健康义诊、就业培训、政策宣传等线上线下家政服务。
服务消费蓬勃发展。一是点亮夜间经济。配合举办古城墙咖啡集市活动,组织咖啡、小吃、茶饮、非遗文创等品质商品参加集市夜市。在铝锅巷招商对接会上,46家平阳老字号商家参加,意向入驻企业12家。二是提升住餐品质。组织开展名厨邀请赛等活动,带动餐饮及农产品、食品加工、文化旅游、康养等行业消费。持续打造精品民宿,在城市主轴主脉持续开展精品旅游民宿评选工作。组织老字号进街区、进社区活动,山西旺龙药业、正元盛邦制药等6家企业被认定为第四批“三晋老字号”企业,全市“三晋老字号”企业达到8家。三是扩大文旅消费。围绕沿黄核心景区、《黑神话:悟空》、古建等内容,推出多条主题旅游线路。四是激活体育消费。举办了UTMB环勃朗峰超级越野赛世界系列赛云丘山越野赛、“爱临汾·跃巅峰”2025第五届“临汾·520黄河英雄会”汽车越野挑战赛、“丰百杯”山西永和黄河一号旅游公路第三届自行车挑战赛暨全民健步走活动、亚洲杯射击飞碟比赛和2025热点临汾·招商引资暨“寻根母亲河”首届商学院徒步大会,带动了我市旅游、农副产品、民宿、餐饮、交通运输等行业消费。
新型消费扩容提质。一是发展微短剧经济,临汾经济开发区建成2万平方米精品微短剧基地,入驻影视公司57家,正在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视听产业新高地。二是拓展低空经济,临汾A类飞行服务站即将建设完成,运营平台已在“晋创谷-临汾”成立。启动临汾低空经济产业园建设,目前已完成低空经济产业园选址工作。三是促进网络消费,组织参加了杭州食品博览会、“数商赋能 电商惠企”对接交流会等消费促进活动,上半年全市网络零售额完成24.12亿元,增长25%,增速排名全省第四。
消费环境持续改善。一是开展供需对接活动。市工信局牵头,针对停产半停产工业企业开展常态化入企服务,4月至5月组织医药企业产供需对接会、工业企业产供需对接会,4家医药企业、12家中医院和40户工业企业参会,现场签订16份购销意向书。二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市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开展了消费宣传进学校、养老院、商超、企业、农村等活动,推进消费维权服务站规范化建设,已建立消费维权服务站174家,发展在线消费纠纷解决机制企业268家,拓宽投诉举报渠道,方便群众消费维权。 (记者 闫 璟)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