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新闻网>>地市频道>>临汾频道>>专题报道

襄汾:乡村振兴再添新图景

时间: 2020年11月23日16:33 来源:山西新闻网临汾频道进入论坛手机读报

  襄汾县景毛乡南高村,初升的朝阳开启崭新一天,花草树木随风摇曳,牌坊民居古色古香,通村油路四通八达,特色墙画韵味悠长,欢声笑语幸福温馨,一幅美丽宜居的幸福画卷展现眼前。

 

 

  南高村是襄汾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襄汾县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方针为指引,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农村文明进步,农民增收致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经济振兴更有底气

 

  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襄汾农业产业逆势而上,显示出强劲生命力。

 

  5月10日,临汾市“县长+网红”直播带货,襄汾尧羽太行山纯野生连翘茶赢得广大网友关注。利用山区优质野生连翘资源,借助“山西药茶”品牌,襄汾神龙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整合菊花、枣叶、蒲公英、槐米等资源,培育药茶精深加工企业,全力打造具有襄汾特色药茶产业,预计年产2万斤。如今,产品热销,市场供不应求。

 

  同月,南贾镇万王村琪琪家庭农场,一场甜蜜蜜西瓜品鉴会拉开序幕,参会人员通过“用腿量、用嘴尝、用眼看、用耳听”方式,探讨农业转型规模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之路。

 

  盛夏时节,拥有30座高标准大棚的古城镇关村冬枣生产基地,从采摘分装到打包邮寄,从冬枣大棚、到分拣处、到冷库,每个环节都有条不紊。在全市“农旅产品网络销售常态化启动暨端午直播带游带货活动”中,一天销售额达到8万元。

 

  深秋十月,南贾镇农绿园农业有限公司正忙着收购玉米和秸秆,这是一家兼具养猪和有机肥加工为一体的现代化养殖企业,目前已累计投资5400万元,采用养殖、沼气、有机肥一体化循环联通模式,养猪场年消耗饲料10000吨,就近转化玉米6500吨、麸皮1000吨。有机肥厂年处理粪污18万吨以上、秸秆6万吨,实现了畜牧业高效集约发展。

 

  汾城镇北中黄村的众赢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梁正辉,近年来带着群众筹资1000多万元,投建了年存栏蛋鸡11万羽、出售鲜鸡蛋3010万枚的养殖合作社。投产之日起就采用标准化管理模式,饮水、喂料、清粪、通风全自动化控制,减少人工参与,降低疫病传播风险,提升生物安全水平。项目建设之初,沼气池、硬化、绿化等工程配套设施就完成了建设,实现了粪污还田,环境优美。

 

  一年来,襄汾县加快实施基础工程建设,农业经济发展后劲十足。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成果通过省级核验,全部完成任务划定面积73.74万亩。批复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3.5万亩,工程队已进驻项目村开工建设。完成58万亩小麦秸秆还田面积任务,完成饲料化、基料化、燃料化目标任务1.2万吨。在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方面,襄汾已有地理标志农产品3个,认证面积167400亩,年总产量119500吨;两家企业认证为有绿色食品企业,认证面积1945亩,年总产量3205吨;28家企业的44种产品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面积20.484万亩,年总产量153100吨。申报1个省级、两个市级、两个县级示范家庭农场,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示范引领的作用。

 

  生态宜居更有颜值

 

  从过去“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家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到如今“污水有了‘家’,垃圾有人拉”,屋外监控无死角,文化长廊处处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襄汾县景毛乡南高村建设如火如荼,他们从村民身边事入手,提升乡村生活品质,实现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的极大改善,农村整体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昔日污水横流的“龙须沟”变身文化浓郁、步步皆景的人民公园,邓庄镇贾庄村实施的生态宜居建设工程在改善环境的同时,为广大村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今年以来,襄汾县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爱国卫生月活动,以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为导向,大力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污水治理、乡村清洁和厕所革命等六大重点工作,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努力创造“干净、整洁、有序”人居环境。

 

  一年来,襄汾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全县14条主要河道,206名河长,157名巡河员巡查一线,严格落实巡河责任制。各有关单位及各沿河乡镇高度重视,狠抓落实,加大河道综合整治力度,严厉打击向汾河倾倒垃圾和直排污水等行为,做好巡查、绿化和保洁等日常管护工作,推动巡河常态化、长效化。

 

  全县完成营造林面积11000亩,三北防护林工程6000亩,完成5个绿化美化示范村建设。西贾乡义顺村和景毛乡南高村成功申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

 

  襄汾大力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全县13个乡镇深入开展乡村清洁行动。实施“一拆三清一改”,即拆违治乱,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内河道沟渠、清理畜禽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改变影响农村环境的不良习惯,推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转、县处理”的农村垃圾收集清运与处理体系,覆盖279个村庄。完成改厕28030座。乡村两级对通村道路、村庄周围、背街小巷、企业周边的垃圾及时进行清理,共出动人力五万人次,机械一万余辆次,清理垃圾45000多吨;修复路肩206立方米;消杀面积6千万平米;县城投放一次性口罩收集桶206个,乡镇投放813个。截止5月底,共收集转运垃圾35000余吨,全部实现了无害化卫生填埋。

 

  襄汾按照“规划一批、建设一批、完善一批”原则,因地制宜开展农村污水处理,扩大城乡污水统筹治理,解决城中村、城边村、城乡结合部等污水处理问题,建立健全环境卫生治理长效机制,全力打造“干净、整洁、有序”的美丽宜居人居环境,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大力推进清洁取暖改造,从2017起,三年通过“煤改气”、“煤改电”、“企业余热供暖”、“集中供热”4种路径,完成253个村5.36万户约639万平方米的城乡居民取暖改造任务和183个地处农村地区行政事业单位的清洁取暖改造。2020年,通过“煤改气”和“煤改电”两种改造方式,截止11月19日,新增村“煤改气”管网入户工程已全部完工,累计安装壁挂炉12643台;煤改电村安装空气能2823台。2017-2019年尚需改造村“煤改气”安装壁挂炉10325台,“煤改电”安装空气能732台。全县累计安装26523台。

 

  从蚊蝇乱飞的“旱厕”,到家里干净亮堂的卫生间,从鸡鸭牛粪臭哄哄的味道到干净整洁的乡村环境,襄汾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带来的是农村生活由点到面、由表及里的变化,提升了乡村发展“颜值”和农民生活“品质”。

 

  乡风文明更有气质

 

  乡村振兴,既要“面子”,也要“里子”;既要有“颜值”,也要有“气质”。

 

  襄汾强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让正能量成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先后下发了《关于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活动的实施方案》、《关于开展“倡导绿色生活 反对铺张浪费”行动的通知》、《关于开展星级文明户创建评选活动的通知》等文件,将文明倡导、创建评选活动作为移风易俗活动抓手,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从2015年至今,每年九月九重阳节,西贾乡西贾村都要组织全村老年人欢聚一堂,村里经验丰富的老人、在外人士组成“智囊团”,一起开茶话会,畅谈西贾村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适合村子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为西贾村全面奔小康扬鞭奋蹄。

 

  《襄陵镇村规民约》随“约”而入,润物无声,以三字经的方式,从遵纪守法、移风易俗、环境卫生、生态文明、安全稳定、勤俭节约等方面,把老百姓关心的实事、党委政府推进的大事列得清晰明了。已逐步成为规范村级事务管理、提升村民行为标准、化解村内矛盾纠纷、实现和谐稳定的有效载体。

 

  完善公共文化设施促,进农村文化事业发展。各乡镇为12个乡镇分馆配备电脑9台、书籍178包、乐器144件以及图书自助借还一体机12台。县图书馆总馆完成少儿阅览室图书芯片加工12000册,地方文献室图书芯片加工3000余册;配置了自助借还一体机、门禁等配套设备;完成了13个乡镇图书书目更新工作。

 

  襄汾不断深化乡风评议,完善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红白理事会等“一约四会”组织,规范引导村民行为。建制村的“四会”覆盖率达到了80%。

 

  治理有效更有秩序

 

  一年来,襄汾大力加强财政保障,在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指导下,统筹协调各方力量,捆绑使用好项目资金,调动社会散闲资源,投入上级财政资金21847.98万元,县级预算资金37629.17万元,保障全县乡村振兴项目顺利进行。

  

  襄汾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一大批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发动群众,以精准扶贫新理念,为贫困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帮助贫困群众摆脱贫困。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共1565户3623人,实现脱贫1552户3594人,脱贫比例99.2%,2个贫困村全部退出。

 

  全县开展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回头看”,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立318个股份经济合作社和30个经济合作社。农村饮水安全得到巩固提升,购置安装智能水表2315块,涉及4个乡镇共9个村8971口人。完成实施“四好农村路”续建工程,续建里程49公里。襄汾持续开展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培训,采取“县域招聘一批、上级派驻一批、调剂补充一批、巡回医疗一批”的“四个一批”人员补充办法,有效填补了乡村两级服务“空白点”。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襄汾积极实施各类人才回乡创业激励政策,对担当作为、基层一线的干部,严格落实各种倾斜政策,在评优、职务晋升、专业技术聘任方面优先,切实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鼓励和支持本土人才、农民工、大学生和退役士兵等各类人才返乡创业,依托产业升级带动、加强园区基地建设、加大职业培训力度、强化公共创业服务等方式,为引导各类人才回乡创业提供保障。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小康”源出《诗经》,是中国百姓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恒久守望,是穿越无数苦难与辉煌岁月的执着梦想。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决任务,襄汾,正在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工作作风,动真格,出真招,出实劲,见实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邓文斌 贾安妮)

(责任编辑:姚骏)
分享到: 评论: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片新闻
商务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