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县:“核桃+”林下经济实现“一地双收”多赢效益
古县:“核桃+”林下经济实现“一地双收”多赢效益
古县核桃种植源远流长,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山西省三大核桃传统产区之一,同时拥有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双地标”国字号身份。近年来,古县依托院校智慧和科技力量,积极推广“核桃+粮、核桃+药、核桃+葵、核桃+菜”等林下经济模式,不仅实现了土地产出效益的双重提升,也推动了核桃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激发了种植热情,营造了多方共赢的新局面。
金秋时节,走进古县古阳镇凌云村油葵种植示范基地,一棵棵核桃树下,金灿灿的油葵连成花海,微风拂过,花盘点头,似乎在述说着“一地双收”的丰硕成果。“过去核桃树下空置,最多只能种点玉米,既遮光又争肥。今年村里推广‘核桃+油葵’,矮杆油葵遮光少、产量高,每亩能增加收入七八百元”。核桃林下种油葵,既促进了核桃树的健康成长,又为农户增添了一份收益,可谓一举两得,“一地双收”,种植户刘玉明对此给予高度评价。
金葵映古树,沃野焕新颜。空中俯瞰,一垄垄核桃树,绿意盎然,硕果累累;一片片油葵,花海翻涌,长势喜人,呈现出一副“树上结果 林下生金”的美丽画卷。吸引不少游人前来打卡游玩。
“在这里,既能赏花观景、又能采摘核桃、品味核桃的田园风味别具一格。”金葵花灿烂盛开、核桃香气四溢,游人徐荣华和她的朋友们对这如诗如画的“世外桃源”景观,连连赞叹。
古县古阳镇凌云村党支部委员杨云峰介绍,凌云村凌云艺术度假区是古县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重要节点,下一步我们将扩大林下经济规模,丰富“核桃+油葵”林下田野风光体验,提升农户收入的同时,为古县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让林下经济成为群众持续增收的‘绿色银行’。”
“树上金果果、树下金花花、农户钱包鼓囊囊。”此时,与古县北部,凌云村老核桃树林下的美景不同,南部的高接换优核桃基地里,则是一片繁忙的劳作景象。在旧县镇并侯核桃示范园,借助贮藏技术,青皮核桃已全部采摘入库。农户们在核桃林收入之外,还在忙碌管理林下油葵,期待着“一地双收”的丰收景象。
“核桃+油葵”只是是古县发展林下经济的一个侧影,随着古县核桃产业的不断壮大,“核桃+药”“核桃+菜”“核桃+豆”“核桃+连翘”等林下经济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催生了古县古树食品有限公司、古县德农公司食用油加工厂、古县德润药业园等现代化特色农产品生产企业。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模式,打造出集种植、加工、研发、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条,开辟了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展现了古县“核桃+”林下经济的蓬勃生机与活力。
据了解,古县林下经济总面积已达1.5万亩,其中油葵4300亩、大豆3500亩、中药材4500亩、蔬菜2700亩,形成“乡镇有样板、村村有看点”的立体种植新格局,预计总产值可达6800万元,直接带动2.1万名群众增收。(郭志瑞)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