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古窑的时代新生
霍州窑址考古与规划专家座谈会在霍举行
金元古窑的时代新生
霍州窑址考古与规划专家座谈会在霍举行
12月3日,霍州窑址考古与规划专家座谈会在霍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陶瓷行业和遗址规划方面的专家齐聚霍州,就做好霍州窑考古研究、规划保护工作进行交流座谈。
本次会议由山西省文物局指导,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共霍州市委、霍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省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白雪冰,省考古研究院院长、研究员王晓毅,霍州市委书记李青雁,政府市长张可新等出席座谈会。市委办、政府办、文旅局、档案馆、白龙镇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参加座谈交流。座谈会由霍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任鹏伟主持。
座谈会上,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副研究员刘岩作《陈村瓷窑址2023年考古工作汇报》。中国古陶瓷学会会长、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孙新民,故宫博物院研究院王光尧,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物保护科技研究院院长、教授柴晓明,深圳市博物馆原馆长、研究员郭学雷,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刘朝晖,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王小蒙,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黄信,山西博物院研究员孟耀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助理教授丁雨等专家学者就霍州窑址考古发掘情况进行点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物保护科技研究院副院长、副教授王璐作《霍州窑保护规划编制阶段性工作汇报》。省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白雪冰,省考古研究院院长、研究员王晓毅,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副研究员刘岩,省文物保护与利用处四级调研员任海云,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副研究员高振华,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编辑闫向东,中国长城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赵琛,山西建投一建临汾园区总经理田鹏程等就霍州窑下一步考古工作、价值阐释、保护规划等交流探讨。
李青雁在致辞中代表霍州市委、市政府和27万霍州人民,向出席本次座谈会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以及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欢迎和感谢,并从历史文化、交通优势、发展潜力等方面对霍州进行了推介。她说,霍窑底蕴厚重,是遗产活化的典型案例;霍窑内涵丰富,是文旅融合的样板工程;霍窑生机勃勃,是乡村振兴的示范项目。
李青雁指出,霍州窑址考古与规划,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践行新时代文物保护工作方针的具体行动,是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加强历史研究和传承的生动实践,也是霍州市深挖霍窑时代价值,走产业转型、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切实举措。希望各位领导和专家学者能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为做好霍州窑址考古、规划编制、陈村村舍基础设施改造及霍州地方文化基地建设等顶层设计建言献策,让“霍窑”声震华夏,铸就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白雪冰从霍州窑的源起、产品特点、艺术以及历史价值等方面进行发言,希望霍州抢抓机遇,持续加大对霍州窑的发掘、收藏和研究工作,不断提振文化自信,把霍州文创事业推到更高层次。他强调,在霍州窑挖掘、遗址保护和宣传上,霍州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要进一步加强考古工地及周边区域的安全管理,在全力完成考古发掘任务期间,要做好霍州窑文物的现场保护和后续资料整理研究工作,切实发掘好、保护好、利用好我省珍贵的文化遗存,助力霍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同时,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帮助霍州窑进行融合升级,全面打响霍州窑品牌。
霍州窑作为山西地区金元时期生产瓷器的代表性窑场,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中具有重要地位,尤其在元代,北方地区大部分白瓷窑场生产普遍衰落的形势下,霍州窑以工艺精湛、造型薄俏的细白瓷制品而独领风骚,成为元代手工业门类中陶瓷手工业体系的标志性窑场和杰出代表。近年来,霍州市紧紧围绕“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在整理、修缮、保护、利用上狠下功夫,通过恢复原貌、修旧如旧方式方法,高标准规划设计,加强文物管理利用,真正让文物“活”起来。目前,已发掘窑址4座,回填窑址2座,霍州窑址保护和开发总体思路日益明晰,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卢凯 畅格平)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