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西县对竹镇:小院棚载新希望 村民增收有妙招
汾西县对竹镇:小院棚载新希望 村民增收有妙招
盘活乡村闲置资源,庭院里藏着增收密码。如今对竹镇的农家小院不再“闲置”,乡亲们借着“庭院里的种植革命”发展起庭院经济,搭棚种菜、用好空地,曾经闲置的小院变成了能挣钱的“宝地”,也让乡亲们的日子多了稳稳的盼头。
技术员 温博:“现在这个秧子长势比较弱,这个怎么处理呢?为了保证以后的产量,就要把这穗花给它揪了。这个花给它揪掉,然后先长起来,再往后接着留果。”
此时,在对竹镇对竹村的蔬菜大棚里,技术员正忙着给村民做技术指导。从蔬菜栽培育苗、日常施肥到病虫害防治,技术员全程“手把手”教学,帮大家解决种植中遇到的问题,让乡亲们种得明白、管得放心。有了技术服务撑腰,刚挂果的蔬菜棚里不仅孕育着丰收希望,更让方寸庭院实实在在变身为“增收园”。
村民 肖丽丽:“今年种的大棚西红柿。从种植开始都有技术跟踪。技术员定期来进行技术指导。西红柿长得非常好,并且挂果率也很高。西红柿个头也挺大的,现在已经开始红了,今年的产量非常的好,心里非常的高兴。”
闲置空院得到有效利用,村民的积极性也跟着显著提升。曾经荒废的角落种起了蔬菜,闲置的空地搭起了大棚,增收的路子也越走越宽。
村民 孟小强:“我这个院以前是闲置的院,现在有了庭院经济,搞了一个大棚。经过技术员指导,结了很多西红柿,肯定将来能卖个好价钱。”
近年来,对竹镇盯着村里闲置的庭院空间做文章,大力发展“一户一棚、一棚一菜”的庭院经济。重点在对竹村、下庄村搭起了41座蔬菜大棚,专门种植西红柿和辣椒。为了让大家少操心、多收益,对竹镇还推行统一供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的“三统一”管理模式。一边靠技术保产量,一边找销路稳收益。像齐妹萌辣椒酱作坊这样的合作社就成了“固定买家”,从源头锁定原料供应,也给农户的收成找好了“出路”。
齐妹萌辣椒酱作坊负责人 齐华英:“咱们要的辣椒,长度要有,红度要有,辣度也要有。这个辣椒当天摘下,当天就可以做成辣椒酱。辣椒的品质很好,做出的辣椒酱品质会更好。”
从闲置小院到“增收菜园”,从技术护航到销路兜底,对竹镇的庭院经济正让“方寸之地”迸发大能量。眼下,41座大棚的蔬菜已全部挂果,今年采收季结束后,预计户均增收可达6000元以上。
对竹镇副镇长 郭伟华:“庭院经济是农户增收的‘短平快’项目,更是激活乡村资源的关键抓手。现在春秋棚刚挂果,技术、销路也都有了保障。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技术培训,与超市、机关食堂积极对接,拓宽销售渠道,调动更多群众的积极性,发展庭院经济。让小庭院连起大市场,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