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西县永安镇:公益积分“圈粉”村民 激活乡村振兴“源动力”

山西新闻网>>地市频道>>临汾频道>>汾西>>乡镇动态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近年来,省乡村振兴示范村——永安镇后加楼村依托数字化小程序,实行“公益积分”制度,将村民参与公益的行为转化为可兑换的“实惠”,让乡村治理从“单向推动”变为“双向奔赴”,激活了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在永安镇后加楼村,每天清晨,村民们都会来到垃圾收集点,有序投放垃圾。公益岗人员拍照登记后,村民便能获得2积分,全村31个垃圾收集点如同“积分银行”,村民们用积分可兑换洗衣粉、暖壶等生活用品,也能抵扣水费。

村民 郭华梅:“现在变化那可太大了。以前,房前屋后乱倒垃圾,现在有了积分制,可以换东西,我们都积极参与,现在环境舒服多了,出来都是干干净净的。”

村民 李汾生:“我们每个月15号可以在康养中心免费体检,理发可用积分兑,我们相当幸福,相当高兴。”

后加楼村村民的积分来源涵盖环境整治、参与集体锣鼓表演、调解邻里矛盾、评选为“星级文明户”等事项。

选调生 王演习:“后加楼村的积分制依托的是村级服务平台的一个微信小程序,这是农业农村部推广的乡村数字化治理的一个平台。我们给每一个村民都建立了一个文明档案账户,大家每次参与村级事务活动,来获取不同的积分。目前,积分已经调动起了大家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

村民 杨文秀:“今年正月参加打锣鼓挣的50积分,今天过来换点东西,以后还要多参与打锣鼓挣积分了。”

截至目前,后加楼村已发放2.2万积分,全村80%以上村民参与其中,不仅极大地激发了村民内生动力,也成为推动村民共建共治的“纽带”。

后加楼村党支部书记 陈华伟:“以前喊大家倒垃圾,搞卫生,大家大都不愿意。自从有了积分制,大家都非常积极,现在已经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小小的积分,不仅换来了整洁村容、便利服务,更聚起了人心。后加楼村正以“共建共享”的理念,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幸福答卷”。    

(责编:阴豪、林晓庆)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