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全市生态修复工作蒲县现场会召开。会议深入盘点我市吕梁山西麓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和修复工程、黄河流域重点生态区(临汾)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工程两个国家级项目的进展情况,精准分析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研究部署下一步重点任务和措施,进一步推动工程项目实施提速增效,确保按期圆满完成各项年度目标任务。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延峰出席会议并讲话。副市长吴勇主持会议。
会上,市气象局通报了今年以来降水及近期天气情况;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通报了全市生态修复项目进展情况,并围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发言,提出下一步工作意见和建议;侯马市、蒲县、大宁县、永和县分别发言;省自然资源厅生态修复处负责人就切实抓好两项重大生态修复工程进行发言。
王延峰指出,我市地处国家“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的北端,是全国重要土壤保持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提供功能区,也是拱卫京津冀和黄河中游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生态区位极其重要。与此同时,我市大部分区域地质环境复杂、生态本底脆弱,特别是矿山生态修复的任务十分艰巨。抓好这两个生态修复重大工程,是践行领袖嘱托的必然要求,是确保“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如期收官的必然要求,也是接续实施山水工程、巩固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必然要求。各相关县(市、区)和市直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责任感与紧迫感,全力以赴抢工期、赶进度,确保高质量完成好每个项目的实施任务。
王延峰强调,当前已经进入四季度,确保年底前所有项目高质量高标准完工时间紧、任务重。各相关县(市、区)和市直部门要直面问题、自我检视,全面梳理承担项目,逐项制定推进措施,加快破解制约项目推进的困难问题,千方百计把落下的步子赶上来。要强化组织领导,相关县(市、区)工作专班必须高效运转,政府主要负责人亲自上手、协调推动,分管负责人深入一线、解决问题,层层传导压力、压实责任,切实凝聚起攻坚合力;市直相关部门要认真履行“服务+监管”双重职责,加强联动衔接,指导实施单位精准施策,为项目推进提供有力支撑。要完善推进机制,健全完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包片帮扶等机制,当前重点落实“一日一调度、一周一通报”制度,坚持市县联动、同频共振,有效推动项目建设提质提速。要跟进服务保障,坚持特事特办、急事急办,扎实做好群众工作,加快资金落实,合力破解各类矛盾问题,为工程高效推进扫清障碍。要严格督查检查,对工程项目推进顺利的,做到每周检点、跟踪问效;对工作落实不力、推进进展不快的,坚持督帮一体、驻点督导,做到“问题难点和政策堵点在哪里,督导检查就跟进到哪里”,以有力监督保障项目有序有力推进、高质高效完成。
省自然资源厅生态修复处、省地质环境监测和生态修复中心,市政府办公室和市直相关部门、相关县(市、区)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参加。会前,与会人员实地观摩了山水工程蒲县北川河固沟保塬综合治理项目、梅洞山珍稀物种栖息地保护项目进展情况。(记者孙宗林)
编辑:阴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