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临汾小梅花蒲剧艺术培训中心第一次参加如此高规格的线上演出,演出很成功,大家半个多月的辛苦没有白费。”11月28日晚,受邀参加2022年全国地方戏精粹展演的蒲剧《火凤凰》主演梁静向所有关心和支持临汾蒲剧艺术的亲朋好友报喜,这次演出也给剧团积累了线上展演经验。
11月16日,临汾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李青萍一行深入汾西县师家沟村就师家沟AAA级景区创建工作进行检查指导。政府副县长郭凯及各相关单位负责人陪同。
11月14日,随着最后一份混凝土的浇筑完成,临汾市襄汾县陶寺遗址博物馆主体工程实现封顶。 陶寺遗址,位于襄汾县陶寺乡陶寺村南,面积约400万平方米,主体年代距今约4300—3900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四大早期都邑性遗址”之一,是从时空上考古探索中华文明核心形成、最初中国诞生的重要节点,与“尧都平阳”高度契合。
陶寺遗址位于山西省南部的襄汾县陶寺乡,地处汾河岸边、临汾盆地。从1978年首次发掘至今,陶寺遗址陆续发掘出城墙、宫殿区、大型宗教礼制建筑、王陵区、管理手工业作坊区、政府掌控的大型仓储区和普通居民区。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一项以考古调查发掘获取相关资料为主要手段,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采取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式,揭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重大科研项目。 本期节目,通过访谈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王巍,带领观众从考古实证出发,展开一段中华文明的寻根之旅。
为进一步普及标准化概念,营造全社会人人关注标准、人人使用标准、人人享受标准的良好氛围,近日,尧帝旅游景区建设发展中心和帝尧公司组织开展了世界标准日宣传推广活动。尧帝旅游景区建设发展中心副主任、市场科科长以及帝尧公司标准化工作组成员参加本次活动。
金秋时节,硕果累累;尧都平阳,嘉宾云集。9月26日,寻根尧祖·德耀中华2022第四届尧都文化旅游节闭幕式在尧都云商产业园华汉云极信创产业中心举行。
金秋九月,花果飘香,尧王故里,高朋云集。9月25日,2022第四届尧都文化旅游节尧文化研讨交流会成功举行。
9月24日,2022第四届尧都文化旅游节帝尧德孝文化研学教育活动在古老的尧庙景区拉开帷幕。 山西省研学旅行协会会长、太原工业学院体育系书记王定安,山西省研学旅行协会副会长、山西财经大学文旅学院院长弓志刚,山西省研学旅行协会副会长、山西文化旅游职业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王朋军,临汾市尧帝旅游景区建设发展中心主任、尧都区涝洰河生态景区服务中心主任王金保出席。
9月24日下午,以“寻根尧祖•德耀中华”为主题的2022第四届尧都文化旅游节“文明探源陶寺行” 活动顺利举行。山西省司法厅原厅长、三晋文化研究会常务会长王水成,著名评论家、尧文化专家、山西省作协主席杜学文,山西省社科联一级巡视员、原党组成员、副主席、研究员王志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陶寺考古队领队高江涛,山西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馆)研究员、山西省社科院文学所原所长贾克勤等专家学者实地参观考察了陶寺古城墙遗址和陶寺古观象台等,探寻文明之源、感受最早中国。
9月24日,2022第四届尧都文化旅游节帝尧德孝文化研学教育活动在古老的尧庙景区拉开帷幕。 山西省研学旅行协会会长、太原工业学院体育系书记王定安,山西省研学旅行协会副会长、山西财经大学文旅学院院长弓志刚,山西省研学旅行协会副会长、山西文化旅游职业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王朋军,临汾市尧帝旅游景区建设发展中心主任、尧都区涝洰河生态景区服务中心主任王金保出席。
秋色澄明,万物清丽。9月23日,正值秋分,也是中国农民丰收节,2022尧文化与黄河文明摄影展正式启动。
9月22日,“寻根尧祖·德耀中华”2022第四届尧都文化旅游节启动仪式在尧都区举行。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伟出席并宣布启动。
9月19日下午,尧都区区委书记崔绍民,区委副书记、区长任俊杰就2022第四届尧都文化旅游节开幕式、闭幕式、祭尧大典、招商引资推介会等各项活动筹备工作进行调研,并就文化节期间的疫情防控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区领导刘磊、郭云平、郭忠义、郭亮、温济荟、王洪锁、乔永生等一同调研。
本网讯 近日,“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2022年全省群众文化活动发布剪纸大赛、乡村村晚大比拼、农民工歌手大赛、广场舞大赛等6项群众文化活动获奖情,临汾众多团体和个人榜上有名的同时,还喜获锣鼓大赛和村晚大比拼一等奖。 记者了解到,“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2022年全省群众文化活动由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指导,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山西省文化馆、山西省文化馆协会各地市文化和旅游局协办。
9月18日下午,尧都区区委书记崔绍民主持召开2022第四届尧都文化旅游节工作推进会,听取各工作组、活动组工作情况汇报,并就筹备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协调部署。区委副书记、区长任俊杰,区领导鲁立波、郭云平、马平、郭亮、温济荟、王洪锁、乔永生等出席。
一镜融五景!妙、绝、奇!该作品由摄影师王兴国所创作。仔细观之,地域横跨尧都区和洪洞县,巧妙地将天寿山、青龙山、古历山、乾元山、财神庙融入一张摄影作品当中,将吕梁姑射山之美景尽收其中,将尧舜遗风精神文化魅力体现地淋漓尽致。
9月14日上午,尧都区召开2022第四届尧都文化旅游节启动仪式工作协调会。区委副书记刘磊出席会议并讲话,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郭亮出席会议。
9月8日上午,第三届大河文明旅游论坛世界旅游联盟·黄河对话暨首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实验区峰会(以下简称大河论坛·黄河峰会)新闻发布会在太原举行。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李贵,省生态环境厅新闻发言人、一级巡视员陆东,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闫建国出席发布会。
红枫漫山秋意浓,宾朋齐聚襄盛会。9月6日,由中共霍州市委、霍州市人民政府主办,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霍州市委宣传部承办的“霍州•中国镇山文化高层论坛”在钟灵毓秀、美丽神奇的中镇霍山脚下开幕。
7月18日下午,由我市思麦尔集团山陕汇文化产业园和华韵演艺中心联合推出的以“回家·悦生活”为主题的文艺演出,在市区福利巷思麦尔新天地举行。 演出在情景剧《寻根问祖大槐树》中拉开序幕,演员们用悠扬的歌声、优美的舞蹈为大家带来精彩纷呈的表演。
7月16日上午,洪洞大槐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开业。文化传媒公司经理郑延洪,总公司高层领导、部分管理者及员工代表参加了开业典礼。
为弘扬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景区祭祖文化,让更多的游客感受祭祖文化的魅力,体验祭祖仪式带来的庄严肃穆,让传统祭祖文化在现代文明中得以有效传承,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景区于“第五届洪洞大槐树孝文化节”期间(7月1日—8月25日),每天在献殿开展祭祖体验活动。 7月15日上午,来自郑州的赵文波先生一行6人,在景区讲解员的带领下来到献殿参加祭祖体验活动,他说:“孩提时代,家中老人在祭拜先祖后总会给我讲述一个又一个关于老家和祖先的故事,‘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的民谣、树围七庹零一媳妇的古大槐树、移民轶事和规模盛大的祭祖仪式,在我记忆深处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今年终于有机会回到洪洞老家祭拜先祖,幸得赶上孝文化节,体验了传统的祭祖文化,圆了小时候的梦,让心灵得到了慰藉。
一本由毋世朝主编并撰文、刘然编绘,以独特的漫画形式解说临汾文化旅游的图书《画说临汾》,近日由市文化和旅游局出品、三晋出版社出版。 《漫画山西》是漫画旅游丛书,以地市为单元逐年编绘和出版。
2020年7月1日,以“福佑延万家,孝德感天下”为口号的第五届洪洞大槐树孝文化节开幕。本次活动从7月1日起到8月25日结束,开展“孝德敬茶”“孝心赏析”“孝行体验”“孝亲有礼”“孝感动天”等一系列活动,深度挖掘孝德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以构建当代“孝德”新风尚。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9周年,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创新突破,引领全体党员干部更加自觉地听党话、跟党走,学先进、谋发展,7月1日,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有限公司党总支隆重举办了“庆七一、升国旗、重温入党誓词”和“先进党支部及优秀共产党员”表彰主题党日活动。 国歌激昂,奏响奋进凯歌;国旗飘扬,燃起美好希望。
6月25日上午9点多,李美徽站在洪洞大槐树景区广济寺前的观众席前指引游客按照一米线有序入座、提示部分卸下口罩的游客重新佩戴。这里是洪洞大槐树景区《大槐树移民》实景演出的演出场地,距离演出开始还有几分钟。
“有了旅游直通车,以后咱们旅游方便多了!”6月27日下午2时许,71岁的市民薛建华和同伴说笑着登上了发往仙洞沟的旅游直通车。自端午节起,临汾城区直达尧帝陵、仙洞沟景区的旅游直通专车开通,有效解决了该线路旅游交通“最后一公里”问题。
随着大众对美好旅游需求的不断增长,“旅游+体验”模式应运而生,“夜游”也成为近年来的旅游爆款。为了补齐景区“白天游园,晚上走人”的旅游短板,洪洞大槐树景区将于6月25日起举办洪洞首届“夜游大槐树”暨水幕电影3D投影秀主题活动,这也是今年第五届洪洞大槐树孝文化节活动中唯一一项夜间活动。
记者从洪洞大槐树景区获悉,该景区自7月1日起将举办为期两个月的“第五届大槐树孝文化节”活动。此次活动以“福佑延万家,孝德感天下”为口号,以孝德敬茶、孝心赏析、孝行体验、孝亲有礼等文化体验活动和“齐家总动员”“最美全家福”等互动参与性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更加多元化的角度和开阔的视野阐释“孝”文化,向社会宣扬孝德之美。
6月22日上午,由市文联、市图书馆联合主办的“书源临汾 大阅无疆”庆七一书画笔会在市图书馆举行。来自我市的20多位知名书画家齐聚市图书馆现场创作书画作品,讴歌党的光辉历程和人民的幸福生活,庆祝党的99岁生日。
浓情端午,粽情开拓,在五月初五端午节来临之际,洪洞大槐树景区紧扣“安顺诚特需愉”六字要诀,发挥黄河板块“寻根觅祖游”引领作用,挖掘端午节深厚文化内涵,结合景区根祖文化、孝德文化、姓氏文化,推出“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系列活动,营造节日氛围,烘托端午气氛,弘扬端午文化。 此次端午节主题系列活动由六大主题活动组成,即“端午惠民游 消费更实惠”“五五迎端午 香粽传万家”“五彩辟邪线 老家常牵念”“盛夏迎端午 网上云祈福”“端午出游乐 选购优惠多”“文化演艺秀 精彩又纷呈”。
6月19日,人祖山景区成功举办了忘忧山庄酒店技能比赛。本次比赛经过精心准备,制定了完善的实施方案、成立了专门领导机构,就酒店服务人员的仪容仪表、前台问询、客房服务、餐厅服务、厨师技能五大项进行了评比。
为了增强村民环保意识,近日吉县壶口风景区管委会与壶口镇政府在该镇中市村广场联合开展了环境整治活动。 活动中,主办方以入户走访的方式,进行宣讲、劝导,并向村民发放了垃圾桶及环保宣传资料,还组织开展了义务植树和垃圾清扫行动,在乡村道路两旁共种植国槐150余棵,对垃圾聚集处、安全隐患处进行检查治理,用实际行动号召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建设。
百善孝为先,孝道行天下。在中国,“孝德文化”延续五千年岁月,是中华文明的精髓所在,也是凝聚起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情感纽带。
6月13日是我国第十五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更好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以“非遗传承 健康生活”为主题,开展了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 本次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游客不仅能观看到《五虎爬山》《传统祭祀》等传统非遗节目表演,还能在景区望乡阁、移民实证展览馆影视厅以及根雕大门外南广场LED大屏观看到第二十九届祭祖大典视频,了解大槐树祭祖习俗;景区工作人员免费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临汾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等资料,面对面向游客普及非遗传承与保护相关知识;老家土特产处也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着重展销万安陈醋、咸菜等洪洞当地的非遗特产,让游客购物求知两不误。
6月12日,洪洞大槐树景区与洪洞白石红军八路军纪念馆经营业务合作签约仪式,在洪洞大槐树景区举行。洪洞大槐树景区总经理王宏健与洪洞白石红军八路军纪念馆馆长胡天定就市场经营推广业务签订了合作协议。
2020年6月10日,“女娲补天”巨型塑像揭幕仪式于人祖山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广场隆重举行。吉县人大副主任陈晓爱、政协副主席杨建新出席,与社会各界人士、人祖山景区领导、职工共襄盛举。
近日,在全市“文艺进万家、健康你我他”到人民中去文艺志愿服务主题活动中,侯马市书法家协会组织部分书法家走进秦村北社区,把书法艺术服务送到基层群众中。 活动现场,书法家们有的向群众讲授书法知识,传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升群众文化素养;有的现场挥毫泼墨、笔走龙蛇,各展风采,赢得了在场群众的喜爱和赞誉。
近日,洪洞大槐树景区团委会荣获共青团临汾市委颁发的2019年度“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此项荣誉的获得,代表了共青团临汾市委对洪洞大槐树景区在新形势下全面推进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成绩的肯定。
5月18日,在国际博物馆日之际,由共青团临汾市委、临汾市青年联合会积极牵头联系下,临汾市博物馆永久性收藏了临汾市“三晋英才”拔尖骨干人才、市青联委员、非遗项目“平阳泥塑”的代表性传承人、青年雕塑家刘波精心创作的雕塑作品《民瘼怀忧——钟南山院士》。共青团临汾市委书记范帆,团市委副书记栗军,临汾市博物馆副馆长赵春,团市委发展联络部部长王璐等参加了捐赠活动。
5月11日,扶贫题材电影《山桃花》开机仪式在汾西县师家沟景区举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朝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汾西县委书记任天顺,山西影视集团董事长高晓江,山西电影制片厂厂长王剑出席开机仪式并揭机。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是国内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后的第一个旅游长假,也是12年来首个5天“五一”假期。洪洞大槐树景区“五一”假期旅游接待圆满结束,服务、安全、疫情防控等工作开展顺利、平稳有序,推出的各项文旅活动也受到游客好评。
今年4月23日是第25个世界读书日。记者从临汾市图书馆获悉,以“书香助力战‘疫’,阅读通达未来;畅享数字资源,悦动书香临汾”为活动主题,该馆数字资源于当天正式上线。
备受关注的市四届人大七次会议、市政协四届五次会议分别定于4月18日、4月17日开幕,会议将首次采取“主会场+分会场”视频会议的形式召开。据悉,这是我市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全省率先召开的市级两会,具有很强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时值四月,连翘花、山杏花、山桃花等各类野花次第开放,扮靓了安泽的山山水水。在这美丽的春光里,请您跟我走进安泽,走进“三晋绿心”,走进这片灵山秀水,在金黄花海和青山绿水间徜徉,与太行山最早的春天来一场浪漫的约会。
清明祭祖,慎终追远。又是一年清明至,第三十届洪洞大槐树清明节寻根祭祖大典将于4月4日如期举行。
去年以来,我市以文化旅游系统机构改革为契机,加快文旅深度融合步伐,文化旅游业呈现出大融合、大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市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8346.8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68亿元,同比增长21.11%。 过去的一年是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元年”。
日前,记者从市文旅局获悉,围绕我市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六大举措”和任务清单,该局成立了5个攻坚专班、10个专项工作组,积极投身文旅融合发展一线。 据介绍,五个攻坚专班中的项目建设专班,已围绕沿黄43个节点建设项目及全市16个重点文旅项目作了重点安排部署,确保各项工程有序推进,打造黄河板块的临汾样板;宣传促销专班采取直接入驻“大河文明论坛”工程现场蹲点办公的方式,全程跟踪、阶段突破;市场拓展专班依托市政府《旅游差异化奖励办法》,最大程度释放政策红利,带动全产业链发展;品牌建设专班成立了“临汾市旅游资源标准化评估委员会”,成立了5A级景区创建领导组及文创品牌创新智库,重点开展国家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级乡村旅游示范村三个“国字号”品牌的联创工作;全域旅游建设专班指导编制市县两级全域旅游规划,科学制订市县两级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明确各县(市、区)的工作要点和创建任务,全面推进创建工作。
日前,记者从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为贯彻落实我省“积极推进智慧旅游,一个平台管全省”要求,该局扎实推进智慧旅游云平台融合建设工作,目前,全市46家正常营业的星级酒店已全部与山西文旅集团所属云游旅行集团有限公司签约,签约率100%;全市3A级以上景区全部与云游旅行集团有限公司达成协议,签约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 为构建我市智慧旅游云服务体系,提高旅游服务、管理、营销、体验智能化水平,市文化和旅游局专门成立领导组,制订工作方案,积极推进智慧旅游云平台融合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