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茧成蝶舞长空
侯马市新田乡乔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纪实
破茧成蝶舞长空
侯马市新田乡乔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纪实
5月在侯马市乔村,走在宽敞的进村大道上,路两旁,长约260余米的花卉墙,月季、牡丹在夏日的阳光照射下,争相吐芳争艳,满目“花海景色”。如今,乔村村民的生活,就像这花景一样,美美的幸福。
在不远处,有几个老人在路边的长椅上聊天,“我们几个老伙计,每天下午都要相约到这里走走看看,聊聊天,吸收了新鲜空气,愉悦心情。同时,也见证了乔村这些年的发展。”在周边居住的普天电缆厂退休干部董平安说。
近年来,该村以“党建为引领,把产业兴、兴村美、群众富”作为发展目标,立足区位优势,充分挖掘乡村特色,通过提升村庄软实力,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之路。
乔村,位处侯马市东郊,紧邻汽车东站和侯马普天电缆厂,前不久侯马市提升改造一新宽广的新田路,在村北不远处贯穿东西,地理位置优越。然而就是这样优越的交通优势,并没有发展为经济优势。前些年经济发展缓慢。近几年,该村党支部书记王铁娃上任后,靠身上一股子“铁”的精神和“铁”的干劲,坚持以“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的指导思想,把产业兴、村民富、村庄美为最终目标,一步一个脚印走,一仗接着一仗打,一锤接着一锤敲。带领乔村走出了乡村振兴的光明之路。
如今,村民富了,乔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近几年来也驴打滚的往上翻。2021年,乔村集体经济收入只有40万元,2022年,增加到了95万元,今年努力突破150万元。
(一)
绘就发展新图景
王铁娃这些天显得特别忙,因村北规划的总投资7000余万元,高12层,建筑面积13000平米的商务酒店,已和投资商签订了合作协议,争取今年开工。这些天他每天都奔波在土地局和城建局办理开工前的各种手续。
同时,村南浍河岸畔利用摞荒地,投资80余万元打造集生态、休闲、游玩、健身、美食为一体的广场游园,也将陆续开工。目前,正在土方挖掘中。
近年来,乔村结合本村实际,对村里的发展进行了从新规划和定位:村南交通位置优越,商贸经济活跃,村里规划,为北部商贸经济活力圈;村南有山有水,山水宜人,适合休闲、游玩,规划为“南游园”发展生态经济区。
如今,“南游园”发展生态经济区,村集体计划投资80余万元对废弃荒滩地进行改造,预计需垫土80000立方,绿化面积2600平米,硬化路面6000平米,厚植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打造集生态、休闲、游玩、健身为一体的广场乐园。同时,通过土地流转,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21万元,如今土方挖掘工程已开工。
(二)
难泥路成了致富路
侯马市新田路与乔村交接处的青年路,是乔村村民最为自豪的路。它宽14.5米,上下双车道,也是侯马市目前最宽的一条村庄道路。
然而就是这条村庄道路,建成20多年来,前些年因年久失修,路面被过往车辆碾压的坑凹不平,雨天满街泥,晴天车辆过后,满街灰尘,被村民戏称为“水泥路”。再看看沿街两侧的商铺,墙砖脱落,生意凋零,大多数商铺都关门歇业,就是开门营业的,也就最多能掐个房租,勉强维持生机。
近年来,乔村投资60余万元,对该路段进行拓宽和更新改造。粉饰了街面、辅修了路面,使青年路真正焕发了青春。如今这条路,有90余户经营户,流动摊位达200余个,可解决300余人就业。每到夜晚,卖烧烤的和各种小吃的叫卖声络绎不绝,火了夜经济,富了百姓。
今年30岁的“翠花饺子馆”的店老板李慧,在青年路上生意较火,“我是嫁到乔村的媳妇,以前在外地打工,现自己回来开店当老板。村里为我们这些回村创业的人办了一件大好事。”
如今,青年路,已成为一条致富路。鸟归巢,凤落架,吸引了本村和周边村庄的外来打拼的人员回乡创业。
(三)
两大市场老树发新枝
乔村只有1700口人,在侯马市算不上大村子。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口不算多的村子,却建有两个市场——旧货市场和五〇二菜市场。
乔村旧货市场的负责人朱会海,这些天风风火火,特别着急,因前几天,几个山东、河北的大户旧货经销商找到他,想入驻市场经营。
“人家提出的条件是,每户要有3-5亩的经营面积。”因市场陈旧,面积又小,满足不了客户的要求,朱会海显得特别苦恼,这几天正在给有关部门写申请,打报告,要求异地扩建旧货市场。
“现在的旧货市场,只有38亩,40余家商户,经营人员达到了120余人。”我们计划扩建到80亩,到时,经营户可达到70余户,经营人员可达到200余人。仅此一项村里集体经济收入右增加200余万元。
别看乔村的旧货市场如今面积不大,但身处侯马优势的地理位置,对外的辐射和影响力可不小:东销到阳城、沁水,西销到韩城,北销到洪洞,南可销到运城、永济等地。
近50岁的袁雷,原在乔村旧货市场给叔叔打工经销老旧空调,10余年前他看到经营旧货生意能挣钱,自己另起炉灶,也做起了旧货生意,如今手下已雇佣了3、4名员工。
针对五〇二菜市场,乔村集体投资50余万元拆迁改建,新建商铺1200余平米,搭建标准摊位1500余平米,在增加集体收入的同时,还为本村和周边村解决剩余劳动力近100余人。
乔村,美好的富裕美景,如今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