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这个村的“红色密码”藏不住了!

山西新闻网>>地市频道>>临汾频道>>区县新闻>>永和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暮春初夏绿更浓,永和县乾坤湾乡东征村很“红火”。

  近年来,东征村把传承红色基因、发展红色旅游与村集体经济相结合,走出一条在促进产业发展中助推集体、群众“双增收”的独特之路。

  因地制宜让红色资源活起来

  沿着“十大最美农村路”的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永和段)一路前行进入东征村,浓郁的红色气息扑面而来:一面面红旗迎风招展,一盏盏灯笼喜庆红火,一处处雕塑述说革命往事,尤其是那在青松翠柏掩映中的红军东征永和纪念馆,不时有头戴八角帽、身着红军服的队伍在此接受精神洗礼。

  东征村是1936年毛主席率领红军东征的路居地,村内建有红军东征永和纪念馆,先后被确定为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史教育基地、省级党员教育示范基地等。为来此重温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加强党性锤炼的机关企事业党员干部和游客群众提供了平台阵地。

  几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典型的黄土高原贫困村,沟壑纵横,生态贫瘠,村民收入微薄,村庄日渐凋零。

  东征村党支部从风貌、交通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着手,以红色资源为依托,围绕红色旅游做文章,不仅建起了党群服务中心、文化活动广场,还实施了道路硬化、饮水保障等工程,开发挖掘了“红军泉”、红军东征永和纪念馆、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博物馆、黄河一号旅游公路“0KM”标志文化驿站等旅游景点,打造了多条精品旅游线路,真正让这片红色土地依靠乡村旅游走上小康路。同时,积极争取资金,改造村内闲置窑洞156孔,发展具有乡土特色的窑洞农家乐。

  提档升级让集体经济强起来

  去年7月22日,侯马市科级干部第七期读书班在东征党员教育培训基地开班。“5天的培训,除去各项开支,为集体增收5万元。”东征村党支部书记路东红说。

  凭借红军东征永和纪念馆这块响亮的红色招牌,永和县建设东征党员教育培训基地,打造“家门口”党性教育主阵地,以此带动其他产业开花结果,让老区焕发出新活力。

  东征党员教育培训基地建设于2018年,可承担100余人培训,按照“党支部+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由村集体牵头成立永和县红色东征综合服务有限公司,与受训单位签订培训合同、外聘师资、制定课程、开展培训、提供食宿服务等,并对收入进行统一分配;农户将闲置窑洞作为资产入股,政府按标准改造成农家乐,由集体管理,实现“资产”变“股权”,收益按照农户与集体8:2的比例进行分配。此外,还提供兼职房嫂、服务员等岗位,帮助农户增加工资性收入。

  “没想到家里的破窑洞还能变成赚钱的摇钱树。”“我家的窑洞每年能收入1万多元,管理与服务都有专业的公司在做,水电费、打扫卫生这些都不需要村民管,我们就是以窑洞入股,参与分红,每住一户就能挣50元。”村民刘成生乐呵呵地说。

  多元发展让美丽乡村富起来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依托红色资源获得重生的东征村并没有把培训经济作为唯一产业。

  在省农科院的支持下,东征村栽种玉露香梨、钙果、樱桃等水果,建设红色采摘园,发展乡村旅游。联同红军东征永和纪念馆、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博物馆等6个景点,打造多条精品旅游线路,真正让这片红色土地走上了乡村旅游致富路。

  同时,东征村积极与山西师范大学、山西农业大学等多所高校共建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社会实践基地、红色教育和红色研学基地,累计吸引游客8万余人次,辐射带动农特产品销售36万余元。

  据统计,近年来东征村先后承接各类培训85期4000余人次,接待游客20万余人,收入380余万元,集体纯收入达108万余元,带动群众户均增收5000余元。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获得全方位肯定,先后被授予全省旅游扶贫示范村、全国美丽休闲乡村、AA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荣誉称号,2022年被省乡村振兴局确定为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

  “东征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案例证明,在区位条件较差、发展基础薄弱的山区农村,只要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的主动性、创造性,找准适宜的发展路径,集体经济同样大有可为。”永和县乾坤湾乡党委书记郭若桥说。

(责编:阴豪、郝亚红)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