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至24日,市畜牧发展中心举办全市动物防疫职业技能竞赛。这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高技能人才和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有关精神的具体行动。
7月27日,市农业农村局在襄汾县举办十大产业集群发展暨产业扶贫培训班。培训聚焦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组建、十大产业集群创建以及农业产业扶贫成果巩固等内容进行相关政策的解读,旨在进一步提高全市十大产业集群发展水平,进一步巩固产业扶贫成果。
7月23日至24日,市畜牧发展中心举办了全市动物防疫技能竞赛,在全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中掀起了学习防疫知识、提升防疫技能的新高潮。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各县(市、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34名选手参加了竞赛。
今年以来,我市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农业产业扶贫,立足资源优势,突出特色产业,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不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巩固产业壮大成果。
7月16日,襄汾县林乡四季果蔬产业化联合体召开成立大会,省休闲农业协会及襄汾县人大常委会、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参加。它的成立对于襄汾县做大做强做优果蔬产业,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尽管今年面临新冠肺炎疫情等多因素影响,我国夏粮生产仍获丰收,产量创历史新高。 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数据,2020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4281万吨(2856亿斤),比2019年增加120.8万吨(24.2亿斤),增长0.9%。
九十九载初心不渝,老骥伏枥使命依旧。建党节前夕,恰逢“临汾农旅产品网络销售常态化启动暨端午直播带游带货活动”火热上线之际,临汾市农业农村局离退休老干部欢聚一堂,在直播带货的活动现场,开展了一次以“助力直播、牢记党恩”为主题的党日活动。
6月20日,洪洞县逍洞村品育8012示范基地,山西农业大学社会服务部组织有关专家对小麦研究所承担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示范推广项目——“临汾市特色优势作物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的小麦新品种品育8012示范田进行实打实收测产验收。验收结果显示,该地块平均亩产693.6公斤,品育8012表现为高产稳产、高抗白粉病、节水性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特点,实现了水地小麦高产稳产,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和应用前景。
为进一步优化配置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各个环节,襄汾县今年示范推广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建设面积共2000亩,分别由邓庄镇木子永安农机专业合作社和西贾乡战备农机专业合作社共同承担示范作业任务。 小麦秸秆离田后,玉米免耕播种机直接一次性将开沟、播种、施肥、打压等作业完成,省时省力,有效的降低了劳动强度。
记者从市农业机械发展中心获悉:截至6月20日,全市累计投入小麦联合收割机4550台,完成小麦收获面积260.884万亩,占总面积的90%以上。 做好战前准备,打造“丰收三夏”。
近年来,我市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治山治水,协调增绿增收,始终把生态扶贫作为整体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推动全市林业生态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我市通过退耕奖补、造林务工、生态管护就业增收、经济林提质增效扶贫,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助力脱贫攻坚决战决胜。
山西曲沃县有2.6万农民工常年在省外务工,自2018年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试点启动以来,该县创建了以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辅的生产托管服务模式,统一安排农机作业,统一调配农资,统一提供良种,统一麦田除草,统一安排浇灌,统一防虫治病,统一机械收割,统一组织运送,有效地解决了留守农民地没人种、田没人管的问题,既不流转土地又规模经营,达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加快了乡村振兴的步伐。 今年,全县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作业面积达到10万余亩。
自今年翼城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开工建设以来,该县农业综合开发中心以“六保”为目标,多方协调督促工程项目顺利实施。该项目总投资4524万元,总面积2.88万亩(高效节水面积1.5万亩),涉及3个乡镇12个行政村。
连日来,全市小麦自南向北陆续成熟、开机收割。记者从市农业机械发展中心了解到:截至6月4日,全市收获小麦面积达16.5万亩,其中机收小麦16.5万亩,复播玉米1.5万亩,6月下旬小麦机收基本结束。
“三大专项整治行动”齐发力,我市农业农村发展迎来新局面……日前,全市召开农业农村系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进会。市农业农村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坚决落实中央扫黑除恶专项领导小组要求,在全市围绕农村集体资产和土地承包经营突出问题、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出问题和农资打假突出问题上全方位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农民种麦子,最关切的问题不外乎投入、产量和销路,如何因地制宜选择优质麦种,“小麦专家”在试验中见真章。来自省、市、县的小麦专家、技术员在小麦观摩现场测产,体验和感知粮食作物如何实现减肥又增效。
5月28日,临汾市农机中心副主任雷瑞庭带领质监站站长刘随成、推广站站长李文革,深入襄汾县陶寺乡和邓庄镇调研“三夏”工作。 襄汾县农机中心主任王强就“三夏”跨区作业准备情况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汇报。
5月29日上午,市农业农村局与山西传媒学院文化创意与管理学院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推动生态农业产业蓬勃发展,聚力打造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副市长闫建国出席签约仪式。
“大阳的核桃、贺家庄的蜂蜜……大家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尧都区展台!”“五一”期间,“网红直播+电商服务+助农惠民”大型惠民消费季活动引爆消费者购物狂潮,17个县(市、区)158家企业(合作社)带来的612种农副产品悉数亮相,线上线下同步销售,打通农产品销售中梗阻。 临汾尧丰市场负责此次尧都区展台展销任务,琳琅满目的农副产品大多来自尧都区建档立卡贫困户。
近日,汾西县团柏乡高寒农牧专业合作社3000亩有机水果(玉露香梨)基地示范园区里,阳光倾洒,梨叶茂密,梨树枝头已结出幼果。梨林间活跃着正在锄草整地、疏枝剪枝的农民,70岁的郭保锁就是其中一员。
2月28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农业农村部等八部门近日认定第三批83个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隰县、安泽县位列其中。 隰县玉露香梨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地处北纬36.6°,是黄土高原优质梨果生产的核心地带。
近段时间以来,市农业农村局结合我市春耕备耕工作实际,对全市各种子经销企业进行指导检查,并对全市各种子企业的种子储备等情况进行核实。据了解,我市各类春播种子准备充足。
近期,全市农机系统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稳步推进农机春耕备耕工作,确保疫情防控、春耕生产“两不误”。 全市农机系统号召广大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工作人员利用农业植保机械开展喷药消毒作业。
一年之计在于春,眼下正值春耕最佳时节,翼城县南唐乡的田间地头呈现出一片忙碌的景象。 晌午的阳光晒在该乡符册村的黄瓜大棚上,大棚里温度升至三四十摄氏度,人们依然戴着口罩,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同时,对黄瓜进行采摘和管护。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市农业农村局召开疫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专题会议,传达了省市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文件精神。 会议指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在这个非常时期要起到保障作用,农、畜、水产品要保供应、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