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农业农村厅对拟确定第二批省级畜禽核心育种场、良种扩繁推广基地和核心种公畜站名单进行公示,临汾2企业入围良种扩繁推广基地名单。 据了解,为了贯彻落实《山西省种业振兴行动实施方案》,按照《山西省“十四五”现代种业发展规划》要求,省农业农村厅于今年5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省级畜禽核心育种场、良种扩繁推广基地和核心种公畜站遴选工作。
日前,山西省农业和农村厅对拟认定第一批省级农作物制种基地县和良种繁育基地名单进行公示,临汾市翼城县、曲沃县凭借超20000亩生产规模以及生产条件较好、基地集中稳定、监管能力较强、贯彻落实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坚决有力等条件和优势入围小麦制种基地县名单。 据了解,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种业振兴的决策部署,加快农作物制种基地建设,推动制种基地提档升级,保障农作物种子供给能力,提升良种生产水平,山西省农业农村厅于今年4月开展首批省级制种基地县和良种繁育基地认定工作。
6月11日,山西农业大学谷子研究所组织专家,对我市洪洞县刘家垣镇曹家庄村旱地小麦良种繁育基地进行实打实收。经专家组测定,基地亩产达582.9公斤,打破了去年由尧都区创造的山西省旱地小麦亩产579.9公斤纪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村适度规模经营,为农业农村发展增动力、添活力。 去年以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把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压实市、县、乡、村四级党组织责任,积极构建“1+17+N”集体经济市场主体体系,坚持国有化牵引、市场化运营、机制化共赢,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市场推动”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临汾路径”,推动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实现了突破性发展。
5月22日至23日,“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创新论坛在我市举办,来自农业农村部、中国合作经济学会、省委组织部、省农业农村厅和有关方面的领导、专家齐聚一堂,重点围绕“‘党建引领+市场推动’四级联动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进行权威性解析、专业性指导,深入探讨理念思路、举措办法、运行机制,助力临汾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提质提速。 此次论坛在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指导下,由中国合作经济学会、省农业农村厅和市委、市政府主办,市委组织部、市农业农村局、临汾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和临汾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具体承办。
临汾市乡宁县位于黄河中游、吕梁南端、临汾西隅,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为限制开发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这里资源富集、物产阜盛,煤、铁、石灰石、紫砂陶土等储量丰富,是全国三大优质主焦煤基地之一和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
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县,翼城县农业生产以粮、果、菜、畜为主。近年来,翼城县委、县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始终把提升粮食产能作为首要任务,聚焦小麦和玉米,以“吨半粮”高产创建和提升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能力为主要抓手,坚持藏粮于责、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种、藏粮于托、藏粮于企,六藏〞融合,坚持绿色高质高效发展方向,不断提升完善有机旱作技术体系,全力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绝不会想到,蔬菜种植竟然可以如此高效,如此智能。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绝不会想到,阳台种植竟然也能如此轻松,如此高产。
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2023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创建名单公示。山西共有1园1集群4乡镇入选,其中临汾翼城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大宁县三多乡分别入围2023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和2023年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
近年来,曲沃县智慧果蔬产业以全面构建“从田园到餐桌”全产业链现代农业发展体系为目标,已建成4万平方米果蔬种苗工厂化培育基地,实施了农业大数据平台和数字化种植基地、种苗繁育基地、果蔬加工等一批重点项目,果蔬产业数字化、标准化水平日益提高。图为智慧果蔬产业示范区的工作人员正在育苗。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公布了第六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山西省69个村落入选,其中临汾市3村榜上有名,分别是霍州市三教乡杜庄村、霍州市师庄乡冯南垣村、霍州市师庄乡老张湾村。截至目前,临汾市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村落已达50个。
人勤春来早,大棚春意闹。近日,随着气温逐步回升,曲沃县玺雅盈利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大棚樱桃开始进入开花期,果农们忙着为樱桃花授粉,确保大棚樱桃丰产丰收。
焰听风来动,花开不待春。国家商品粮基地县的山西曲沃,新年新布局,以活力之城、幸福之城、奋斗之城“三城”为引领,全面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一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把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作为“一号工程”,紧紧扭住农业农村现代化总目标,加快推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高水平描绘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近日,在位于翼城县里砦镇老官庄村的山西林杰农业科技公司红薯淀粉加工厂内,工人们正在大棚内晾晒红薯粉面。今年,该公司在老官庄村及周边村承包的100亩耕地全部种植了红薯,预计可生产5万公斤红薯粉面。
近日,尧都区红福泰农产品加工专业合作社社员正忙着脱离玉米粒。该合作社为附近5个乡镇1.2万户农户的耕地提供播种、收获、储存、买卖“一条龙”托管服务。
近年来,曲沃县高显镇太许村将菊花种植加工作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龙头”产业,流转土地100亩,种植北京菊、杭白菊、金丝皇菊等菊花,带动村民收入持续稳步增长。图为村民正在分拣收获的金丝皇菊。
近年来,侯马市上马街道办事处乔山底村和复兴村利用当地沙土优势开展半夏中药材特色种植,如今已发展成当地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图为当地村民利用晴好天气,在紫金山脚下利用农机+人工的方式收获半夏。
深秋时节,襄汾县新城镇狄家庄村村民抢抓晴好天气,对采摘的柿子进行加工晾晒。近年来,狄家庄村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柿饼加工特色产业。
本网讯 日前,由省工商联主办的2022山西省民营企业100强发布会在太原举行。会上发布了“2022山西省民营企业100强”系列榜单及《2022山西民营企业100强调研分析报告》。
喜迎二十大,乡村振兴展新颜。大宁县曲峨镇白村抓住县委、县政府果业提升战略机遇,大力发展苹果产业,开启了果农增收、产业富农、乡村振兴的大门。
连日来,襄汾县陶寺乡张再村种植的大葱进入生长的关键时期,当地村民正忙着对大葱进行除草、培土、浇灌等田间管理,为增产丰收打好基础。图为村民在进行除草培土作业。
8月4日,我市召开“三农”重点工作推进会。市委副书记、洪洞县委书记黄巍出席会议并讲话。
近日,在襄汾县南辛店乡中陈村,农民在采收金银花。 近年来,襄汾县大力发展中药材特色产业,引导农民种植金银花、生地、柴胡、远志、丹参、黄芩等药材经济作物,带动当地群众持续增收。
7月29日—30日,浮山县委书记赵晨伟主持召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题会暨第7次月例会。在家的县四大班子领导,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及各乡镇、县直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吉县柏山寺乡黑秀村是吉县花椒的主产区,被誉为“三晋花椒第一村”。眼下,该村的4800亩花椒进入采摘期,密密麻麻的花椒缀满枝头,阵阵椒香扑鼻而来。
7月27日,副市长张潞萍一行赴华新燃气集团及山西华新晋药集团有限公司,就深化地企合作、共促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入交流、对接洽谈。华新燃气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崔建军,集团副总经理、华新晋药党委书记、董事长申彦杰等参加座谈。
7月27日,浮山县响水河镇仁彰村村民张天伟在采摘丰收的西瓜。浮山西瓜以皮薄、瓤沙、汁甜、质优的特点深受市场青睐。
近日,浮山县敦曹村敦盛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在分拣西红柿。 敦曹村采取“村集体+公司+农户”的运营模式,由公司牵头与农户签订收购合同,带动62户农民种植西红柿200余亩,提供就业岗位100余个,切实让广大村民感受到集体经济的发展成果。
连日来,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美术系“暖心行动——色彩碰撞点染美丽乡村”社会实践服务队的青年志愿者们来到大宁县三多乡南堡村,结合专业特色,以一幅幅优美的新农村手绘墙画,美化乡村环境,助力乡村振兴。 闫锐鹏 摄。
7月9日,在襄汾县邓庄镇贾庄村建旺种植专业合作社玉米田里,农机驾驶员正喷洒农药(无人机照片)。盛夏时节,襄汾县抢抓农时,做好田间管理,为秋粮丰收打好基础。
6月20日,在永和县坡头乡呼家庄村,北方梯田农耕文化景区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别具韵味。呼家庄村将芝河源头500余亩低产低效的坡耕地、小块地流转到村集体,实施宜机化改造项目,采用全产业链托管经营模式,打造标准化、集约化的优质高粱示范园区,形成了“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壮大集体经济新路径,每年可为集体增收5万余元。
6月18日,翼城县唐兴镇古城村小麦高产高效技术示范基地麦浪滚滚,机声隆隆。由农业农村部全国农技推广中心组织的11位专家,对山西农业大学“耕播优化水肥精量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示范田进行现场实打实收测产,共同见证了我省小麦亩产855.13公斤最新纪录的诞生。
6月12日至13日,由农业农村部农机化司二级巡视员范学民带队的专项指导组深入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霍州市就“三夏”农机化生产工作开展调研督导。省农业机械发展中心主任冯京民、副主任王五明、副主任张本源、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李睿煜、市农业机械发展中心主任贾东平等参加调研。
6月10日,记者从市发改委了解到,随着各县(市、区)小麦陆续开镰收割,全市夏粮收购工作拉开帷幕。 在今年的夏粮收购工作中,我市严格落实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更多采用“互联网+”收购方式,大力推广预约收购、上门服务等,不断优化收购流程;必要时早开门、晚收秤,延长收购时间,合理把握收购节奏,推动粮食收购和疫情防控两不误。
当前,我市“三夏”生产正如火如荼进行着。为确保夏粮及时收获、颗粒归仓,秋粮适时播种、不误农时,我市致力打造信息“三夏”、质量“三夏”、绿色“三夏”、平安“三夏”、暖心“三夏”,“三夏”生产工作呈现出效率高、质量好、绿色化等一系列新变化、新亮点,为全年粮食生产安全打下良好基础。
6月13日,农业农村部农机化司二级巡视员范学民一行来到霍州市,就“三夏”小麦机收工作进行调研。霍州市委书记李青雁,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张可新,市委副书记、统战部长蔡献君,政府副市长郭惠民及市政府办、农业农村局等部门负责人一同。
近日,尧都区县底镇东里村3000余亩小麦迎来丰收,在金色的麦浪中,一辆辆机械来回穿梭,一派繁忙景象。图为该村村民看着收获的小麦喜笑颜开。
6月10日,农业农村部农机化司司长冀名峰一行来临汾市调研指导“三夏”小麦机收工作。山西省农业机械发展中心主任冯京民、省农业农村厅农机处处长周进军、临汾市政府副市长张潞萍,政府副秘书长刘继东,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李睿煜,市农业机械发展中心主任贾东平等参加调研。
近年来,曲沃县大力推进晋之源统一冠名的太子滩智慧菜谷、去存现代农业、磨盘林现代农业等八大农业园区建设,带动优势产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图为在曲沃县晋之源供港蔬菜种植基地——史村镇周庄村蔬菜基地内,菜农们正在抓紧时间采摘蔬菜。
麦收时节,襄汾县邓庄镇积极与秸秆回收企业开展合作,建立完善的秸秆收储体系,盘活秸秆资源,有效提高了秸秆综合利用率,增加了农民收入。图为该镇贾庄村组织机械回收小麦秸秆。
6月8日,副市长张潞萍深入吉县、隰县、永和县,调研智慧农业项目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创建等工作。市政府办公室、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等部门及临汾经济开发区有关负责人参加。
连日来,我市各地抢抓当前晴好天气,集中人力、物力、机械,全力抢收小麦,确保颗粒归仓。图为6月10日,在翼城县唐兴镇古城村,联合收割机正在麦田中穿梭作业收割小麦。
近日,吉县壶口镇社堤村果农正开着旋耕机在自家矮化苹果园进行除草作业。农用机械的普及,极大地提高了当地果农的果树管护效率。
近年来,襄汾县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引导扶持农业种植公司、专业合作社和农民发展蒲公英、白蒿、苋菜等野菜特色品种,通过土地流转、村民入股、就业扶持等形式,不断拓宽农民的增收致富渠道,助力乡村振兴。小满时节,山西鸿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组织人员对蒲公英抓紧时间抢收、分拣和销售,田间地头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
连日来,大宁县三多乡按照“尊重农民意愿、面积相对集中、模式因地制宜、收益稳中有升”原则,采取农业生产托管的方式,在8个行政村实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2000亩,从选址、种子、旋耕、种植等方面全部由承接合作社负责服务,亩均保底增收500元以上。图为三多乡腰西村合作社人员对托管地块喷洒农药。
近日,在襄汾县西贾乡西彭村,工作人员操作植保无人机对麦田开展飞防作业。眼下小麦进入灌浆生长关键期,襄汾县农机部门组织植保无人机对全县小麦开展“一喷三防”作业,统防统治小麦病虫害,保障夏粮丰产丰收。
清晨,柔和的阳光照射在沟壑之上,旷远的大山被分成双色,临汾隰县阳头升乡青宿村村民王平迎着朝霞,扛着铮亮的铁锹向自家果园走去。远处,在蓝天白云的掩映下,一条条银线翻沟跨塬伸向天际。
近日,襄汾县邓庄镇的种植户正在用植保无人机对小麦喷洒杀虫剂和叶面肥,以预防病虫害,提高小麦产量,确保今年夏粮丰产丰收。 王梓轩摄。
5月7日,在曲沃县史村镇吉许村蔬菜种植基地,农户正在给油菜施肥。该基地采取“企业+基地+农户+订单”的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带动就业等方式提高村民收入,为当地乡村振兴增添了动力。
近日,永和县在坡头乡呼家庄村“永和梯田”举行了2022年农业生产托管集中春播启动仪式。 生产托管是永和农业的一面旗帜,在疫情防控最吃劲、农业生产最关键的时期,该县主动打好春播春管第一仗,大力发展有机旱作农业,深入实施“特”“优”战略,全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